•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数字技术支撑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11例胸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23.6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影像学检查示均为T6~11胸椎结核,破坏累及2个椎体和1个椎间隙。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为E级。将患者胸廓脊柱三维CT数据输入SUPERIMAGE工作站建立个体化胸廓、脊柱模型,选择合理工作通道、设定各通道作用(清除病灶、植骨、植钉),建立手术预案。按术前设计完成通道的建立、病灶暴露、清除、植骨、内固定。 结果 患者术中操作均与术前设计相符,均通过预定通道应用胸腔镜完成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等操作。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46min;出血量100~150mL,平均12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留置时间24~48h,平均38h;住院时间3~5d,平均4.6d。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为E级。无切口疼痛、肺部及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三维CT示植骨块位置良好,部分区域已融合,胸椎后凸无变化,内固定无失败。 结论 在数字技术支撑胸腔镜下治疗胸椎结核,可达到微创、高效、安全的治疗效果。

引用本文: 刘立岷, 宋跃明, 龚全, 周春光, 安永刚. 数字技术支撑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1): 64-68. doi: 10.7507/1002-1892.20140015 复制

  • 上一篇

    颈椎动态稳定器联合Cage融合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下一篇

    前路自锁式椎间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