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宫先斌, 舒衡生, 王宏川, 赵嘉国, 李卫哲, 石博文, 梁勇健. 星状钢板治疗尺骨鹰嘴撕脱骨折疗效观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4): 410-413. doi: 10.7507/1002-1892.20140093 复制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是较常见的上肢骨折,主要因肘关节屈曲位跌倒或碰撞,肱三头肌肌肉强力收缩所致,一般不累及关节面,但常伴肱三头肌肌腱损伤,有报道15%的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合并肱三头肌撕裂伤[1]。随着对损伤机制及骨折类型认识的不断深入,该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日渐增多,但疗效各异,尚无统一标准。2007年4月-2012年4月,我们采用星状钢板(DePuy公司,美国)治疗24例尺骨鹰嘴撕脱骨折,现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星状钢板治疗该类型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材料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纳入标准:① 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尺骨鹰嘴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未累及关节面者;② 骨折移位> 2 cm;③ 星状钢板内固定。
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摔伤14例,运动伤7 例,机器伤3 例。左侧4例,右侧20例。病程3 h~2 d,平均11 h;3 例患者一期漏诊。患者肘后部压痛明显,局部肿胀青紫;其中9例肘关节呈被动屈曲位,伸直受限,改良Thompson试验[2]阳性;15例可主动伸屈肘关节,但肱三头肌肌力为3级,局部压痛明显,改良Thompson试验[2]阴性。术前常规摄患肘正侧位X线片,5例联合肘关节三维CT及MRI检查;骨折根据Colton 分型标准[3],均为ⅡA型(撕脱骨折)。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1例,肱三头肌肌腱撕裂15例(3例伤前有激素使用史)。2例患者曾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失败。
1.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前臂屈曲置于胸前,上臂上止血带后手术。取肘后正中入路,切口近端起于尺骨鹰嘴近侧2.5 cm,与鹰嘴外侧缘平行,向远端延伸约4 cm。屈曲肘关节,剥离部分肘肌止点,显露骨折断端。彻底清除断端血肿及机化组织,伸肘位直视下用巾钳复位骨折,操作轻柔避免骨块爆裂。本组术中均进一步明确为撕脱骨折,其中8例骨折块直径> 2 cm,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放置星状钢板,植入空心螺钉加压固定;16例骨折块直径< 2 cm,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将星状钢板套入克氏针,使钢板尖齿嵌入骨质,取下克氏针,植入空心螺钉加压固定。5 例患者肱三头肌止点撕裂、筋膜较完整,予以惰性线与周围软组织加强缝合;其余患者均用惰性线将包裹撕脱骨折的筋膜缝合于周围组织。术中见合并的肱三头肌肌腱撕裂,均为肱三头肌大部分断裂,深筋膜完整,予以“8”字加强缝合修复;合并的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小未予以处理。经透视确定骨折对位满意,活动肘关节示骨折断端固定稳定后,放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消肿、止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48 h内拔出引流条。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3 d后待肿胀消退,鼓励患者在辅助下行伸肘锻炼;1周后开始主动肘关节屈伸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后健、患侧肘关节活动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2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周。术后1年,按照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4],本组获优17例,良4例,可3 例,优良率87.5%。见图 1。术后1年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为(136.0 ± 16.2)°,与健侧(143.1 ± 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7,P=0.052)。其中Morrey评分为优、良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为可者患侧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P=0.048)。见表 1。术后2周2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曾行保守治疗者),其中1例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待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时清除异化骨,肘关节活动度达100°;另1例患者自觉日常生活可,未予以处理。


3 讨论
3.1 损伤特点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大多合并肱三头肌撕裂,但因骨折片较小且部分患者检查时肘关节活动正常,首诊易出现误诊、漏诊[5]。本组3例患者为一期漏诊,后因肘关节肿胀、伸直无力再次就诊明确为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可伴肱三头肌撕裂伤,且多为伤前有激素使用史者[6]。本组合并肱三头肌肌腱撕裂15例,占全部患者的62.5%,其中3例术前曾使用激素。我们认为对于尺骨鹰嘴撕脱骨折首诊时必须仔细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必要时行MRI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3.2 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大多呈横形或短斜形薄片,骨折端分离较大并伴骨折片旋转或翻转,手法复位成功率低,即使成功复位后石膏托外固定,撕脱骨片也容易再移位[7];同时骨折易畸形愈合,大部分患者存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伸肘力量差 [8-9]。本组2例患者术前曾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之后骨折发生再移位行手术治疗。这2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异位骨化,考虑与早期反复手法复位严重损伤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有关。临床中我们发现当骨折移位> 2 cm时,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肱三头肌撕裂,因而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及时手术治疗,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早期康复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手术治疗旨在维持肘关节伸肘力量,避免关节面不平整,恢复肘关节稳定,防止肘关节僵硬[9/a>]。目前,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及缝合锚钉等。内固定方式选择主要与骨折片大小及粉碎程度有关。对于骨折片较大、粉碎程度低的撕脱骨折可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对于骨折块较小、严重粉碎的撕脱骨折通常采用克氏针张力带、缝合锚钉固定。但临床研究表明,单纯空心螺钉固定后易出现松动、拔出,固定不牢固,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片的旋转 [10-11]。克氏针张力带将张应力转变为压力,当撕脱骨折片较小时,压力过大易发生再骨折[12]。缝合锚钉固定强度有限,固定后易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需辅以外固定,影响早期功能锻炼 [5, 13-14]。俞海明等[15]利用AO齿状垫圈及螺钉固定撕脱骨折,获较好疗效,但固定强度有待加强,且缺乏长期随访结果。
国内外已有报道采用星状钢板固定治疗其他部位骨折,并获得较好疗效。石博文等[16]等应用星状钢板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刘宪民等[17]认为利用星状钢板修复膝关节后内侧结构有助于促进韧带与骨愈合,使之更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Burks等[18]采用星状钢板重建胫前肌腱、胫后肌腱转移术后止点,手术简便,疗效确切。本组患者经星状钢板内固定后,肘关节功能疗效评价优良率达87.5%,Morrey评分为优、良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星状钢板治疗尺骨鹰嘴撕脱骨折优势在于:① 与单纯螺钉固定后单点受力不同,星状钢板面积较大,将应力分散,有效避免了再骨折,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折片固定;② 生物力学试验表明,星状钢板四周独特的锯齿结构明显提高对骨质、韧带的把持力,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19];同时每个锯齿结构设计了阻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软组织的压迫,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丰富血运。
综上述,星状钢板可有效固定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但本研究仅为临床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少,如将其形成一个标准化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是较常见的上肢骨折,主要因肘关节屈曲位跌倒或碰撞,肱三头肌肌肉强力收缩所致,一般不累及关节面,但常伴肱三头肌肌腱损伤,有报道15%的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合并肱三头肌撕裂伤[1]。随着对损伤机制及骨折类型认识的不断深入,该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日渐增多,但疗效各异,尚无统一标准。2007年4月-2012年4月,我们采用星状钢板(DePuy公司,美国)治疗24例尺骨鹰嘴撕脱骨折,现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星状钢板治疗该类型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材料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纳入标准:① 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尺骨鹰嘴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未累及关节面者;② 骨折移位> 2 cm;③ 星状钢板内固定。
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摔伤14例,运动伤7 例,机器伤3 例。左侧4例,右侧20例。病程3 h~2 d,平均11 h;3 例患者一期漏诊。患者肘后部压痛明显,局部肿胀青紫;其中9例肘关节呈被动屈曲位,伸直受限,改良Thompson试验[2]阳性;15例可主动伸屈肘关节,但肱三头肌肌力为3级,局部压痛明显,改良Thompson试验[2]阴性。术前常规摄患肘正侧位X线片,5例联合肘关节三维CT及MRI检查;骨折根据Colton 分型标准[3],均为ⅡA型(撕脱骨折)。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1例,肱三头肌肌腱撕裂15例(3例伤前有激素使用史)。2例患者曾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失败。
1.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前臂屈曲置于胸前,上臂上止血带后手术。取肘后正中入路,切口近端起于尺骨鹰嘴近侧2.5 cm,与鹰嘴外侧缘平行,向远端延伸约4 cm。屈曲肘关节,剥离部分肘肌止点,显露骨折断端。彻底清除断端血肿及机化组织,伸肘位直视下用巾钳复位骨折,操作轻柔避免骨块爆裂。本组术中均进一步明确为撕脱骨折,其中8例骨折块直径> 2 cm,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放置星状钢板,植入空心螺钉加压固定;16例骨折块直径< 2 cm,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将星状钢板套入克氏针,使钢板尖齿嵌入骨质,取下克氏针,植入空心螺钉加压固定。5 例患者肱三头肌止点撕裂、筋膜较完整,予以惰性线与周围软组织加强缝合;其余患者均用惰性线将包裹撕脱骨折的筋膜缝合于周围组织。术中见合并的肱三头肌肌腱撕裂,均为肱三头肌大部分断裂,深筋膜完整,予以“8”字加强缝合修复;合并的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小未予以处理。经透视确定骨折对位满意,活动肘关节示骨折断端固定稳定后,放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消肿、止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48 h内拔出引流条。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3 d后待肿胀消退,鼓励患者在辅助下行伸肘锻炼;1周后开始主动肘关节屈伸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后健、患侧肘关节活动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2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周。术后1年,按照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4],本组获优17例,良4例,可3 例,优良率87.5%。见图 1。术后1年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为(136.0 ± 16.2)°,与健侧(143.1 ± 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7,P=0.052)。其中Morrey评分为优、良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为可者患侧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P=0.048)。见表 1。术后2周2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曾行保守治疗者),其中1例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待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时清除异化骨,肘关节活动度达100°;另1例患者自觉日常生活可,未予以处理。


3 讨论
3.1 损伤特点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大多合并肱三头肌撕裂,但因骨折片较小且部分患者检查时肘关节活动正常,首诊易出现误诊、漏诊[5]。本组3例患者为一期漏诊,后因肘关节肿胀、伸直无力再次就诊明确为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可伴肱三头肌撕裂伤,且多为伤前有激素使用史者[6]。本组合并肱三头肌肌腱撕裂15例,占全部患者的62.5%,其中3例术前曾使用激素。我们认为对于尺骨鹰嘴撕脱骨折首诊时必须仔细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必要时行MRI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3.2 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大多呈横形或短斜形薄片,骨折端分离较大并伴骨折片旋转或翻转,手法复位成功率低,即使成功复位后石膏托外固定,撕脱骨片也容易再移位[7];同时骨折易畸形愈合,大部分患者存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伸肘力量差 [8-9]。本组2例患者术前曾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之后骨折发生再移位行手术治疗。这2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异位骨化,考虑与早期反复手法复位严重损伤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有关。临床中我们发现当骨折移位> 2 cm时,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肱三头肌撕裂,因而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及时手术治疗,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早期康复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手术治疗旨在维持肘关节伸肘力量,避免关节面不平整,恢复肘关节稳定,防止肘关节僵硬[9/a>]。目前,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及缝合锚钉等。内固定方式选择主要与骨折片大小及粉碎程度有关。对于骨折片较大、粉碎程度低的撕脱骨折可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对于骨折块较小、严重粉碎的撕脱骨折通常采用克氏针张力带、缝合锚钉固定。但临床研究表明,单纯空心螺钉固定后易出现松动、拔出,固定不牢固,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片的旋转 [10-11]。克氏针张力带将张应力转变为压力,当撕脱骨折片较小时,压力过大易发生再骨折[12]。缝合锚钉固定强度有限,固定后易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需辅以外固定,影响早期功能锻炼 [5, 13-14]。俞海明等[15]利用AO齿状垫圈及螺钉固定撕脱骨折,获较好疗效,但固定强度有待加强,且缺乏长期随访结果。
国内外已有报道采用星状钢板固定治疗其他部位骨折,并获得较好疗效。石博文等[16]等应用星状钢板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刘宪民等[17]认为利用星状钢板修复膝关节后内侧结构有助于促进韧带与骨愈合,使之更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Burks等[18]采用星状钢板重建胫前肌腱、胫后肌腱转移术后止点,手术简便,疗效确切。本组患者经星状钢板内固定后,肘关节功能疗效评价优良率达87.5%,Morrey评分为优、良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星状钢板治疗尺骨鹰嘴撕脱骨折优势在于:① 与单纯螺钉固定后单点受力不同,星状钢板面积较大,将应力分散,有效避免了再骨折,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折片固定;② 生物力学试验表明,星状钢板四周独特的锯齿结构明显提高对骨质、韧带的把持力,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19];同时每个锯齿结构设计了阻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软组织的压迫,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丰富血运。
综上述,星状钢板可有效固定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但本研究仅为临床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少,如将其形成一个标准化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