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松 1 , 戴闽 1 , 丁志辉 2 , 张斌 1 , 邹帆 1 , 邱平 1 , 李斌华 1
  • 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南昌,330006);
  • 2.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创伤骨1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通过与常规股骨远端外侧及前外侧入路比较,探讨采用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1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股骨髁支持钢板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前外侧或外侧入路联合股骨髁支持钢板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骨折侧别、骨折分型、合并症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12个月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21.3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改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92±2.24)周,常规组为(13.24±2.5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6,P=0.637)。术后3、6、12个月改良组HS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膝内翻或外翻畸形、双下肢不等长、内固定物松动、膝关节屈曲障碍、创伤性膝关节炎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常规股骨远端外侧及前外侧入路比较,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软组织损伤更小、术中暴露更充分、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引用本文: 骆松, 戴闽, 丁志辉, 张斌, 邹帆, 邱平, 李斌华. 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4): 414-418. doi: 10.7507/1002-1892.20140094 复制

  • 上一篇

    星状钢板治疗尺骨鹰嘴撕脱骨折疗效观察
  • 下一篇

    交锁髓内钉延迟动力化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