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300071);
  • 2. 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男59例,女43例;年龄35~72岁,平均58岁。病程1~70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节段:C3~7 58例,C3~6 23例,C4~7 15例,C3~5 6例。术后1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轴性症状,并分为轴性症状组(A组)和无轴性症状组(B组),通过评估下列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佩戴围领时间、术前VAS评分、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椎管前方侵占率、术前颈椎曲度和术前颈椎总活动度。 结果 10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无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C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术后出现轴性症状50例(A组),52例无轴性症状(B组)。两组患者年龄、佩戴围领时间、术前颈椎总活动度、术前颈椎曲度、术前椎管前方侵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椎管前方侵占率增加、术前颈椎曲度减小、术前颈椎总活动度丢失是轴性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佩戴围领时间、术前颈椎总活动度、术前椎管前方侵占率、术前颈椎曲度是轴性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前椎管前方侵占率增加、术前颈椎曲度减少、术前颈椎总活动度丢失是轴性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谢水清, 孙天威, 田融, 徐天同, 贾宇涛, 申庆丰. 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5): 620-624. doi: 10.7507/1002-1892.20140138 复制

  • 上一篇

    膝关节周围骨挫伤骨髓水肿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与膝关节疼痛症状的相关分析
  • 下一篇

    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