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浪 1,2 , 黄奇 1 , 高峰 1 , 张晖 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骨科(成都,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非融合理念矫治创伤后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4月,收治42例创伤后马蹄内翻足。男29例,女13例;年龄17~55岁,平均34.3岁。左足24例,右足18例。病程6个月~6年,平均2.7年。术前根据畸形程度设计并组装外支架,依据Ilizarov穿针原则将外支架固定于患侧小腿及足踝部,根据畸形情况行不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后3~7 d旋转相应的螺纹连接杆矫正足畸形。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跖屈畸形,矫形期间使患者逐渐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踝关节是否有前后移位。畸形矫正后,负重行走8~12周去除外支架,佩戴行走支具和睡眠支具至少16周。手术前后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改善情况。 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4~13周,平均6.8周患侧踝关节恢复中立位;继续佩戴外支架行走10~16周,平均10.7周。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3例因患者自身原因于术后10周内拆除外支架后足跖屈畸形出现反弹,跖屈畸形10°,未作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能弃拐正常行走。AOFAS评分为(93.4±8.0)分,较术前(52.7±10.1)分显著增加(t=-7.035,P=0.008);AOFAS综合评分获优24例,良14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90.5%。VAS评分为(3.51±1.44)分,较术前(7.55±1.39)分明显降低(t=-0.564,P=0.025)。 结论 Ilizarov技术结合非融合理念矫治创伤后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引用本文: 李浪, 黄奇, 高峰, 张晖. Ilizarov技术结合非融合理念矫治创伤后马蹄内翻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7): 823-827. doi: 10.7507/1002-1892.20140183 复制

  • 上一篇

    骨搬运与骨短缩-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 下一篇

    Rüedi-Allgöwer 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