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姜未, 雷光华, 林博文, 王华, 吕猛, 高曙光, 张方杰, 曾超. 骨桥蛋白对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11): 1342-1345. doi: 10.7507/1002-1892.20140291 复制
骨关节炎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2],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碍等[3]。目前骨关节炎病因尚未明确,软骨磨损、缺失是核心病理改变,炎性介质/因子刺激造成软骨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促使软骨细胞外基质中最主要成分Ⅱ型胶原的水解是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4-5]。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肿瘤转移等生理过程。研究已证实OPN在骨关节炎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骨关节炎的病理程度相关[6-8]。但OPN对骨关节炎发生的具体调控机制罕见报道。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是水解Ⅱ型胶原的重要MMP之一,其可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软骨退变[9-11]。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通过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观察OPN干预对MMP-13表达的影响,以明确OPN参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骨关节炎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标本与主要试剂、仪器
人膝骨关节炎软骨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收治的14例(16膝)原发膝骨关节炎患者自愿捐赠,男4例,女10例;年龄48~73岁,平均64.1岁。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获得的截骨块,PBS液反复清洗,切取关节面软骨缺损区边缘处软骨组织[12]。
重组人OPN/SPP1蛋白(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MMP-13单克隆抗体(Abgent公司,美国);羊抗兔IgG、TRIzol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美国);Ⅱ型胶原抗体、Ⅱ型胶原酶(Abcam公司,美国);0.05%胰蛋白酶-EDTA、DEME/F12培养基(GIBCO公司,美国);反转录试剂盒(Fermentans公司,美国);JC-PL006 IP细胞裂解液(西安晶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公司,日本);IPP6.0图像分析软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美国)。
1.2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将软骨组织切为l mm×1 mm×1 mm大小,PBS液清洗2次后转入培养皿中,加入4~5 mL 0.15%Ⅱ型胶原酶,置于37℃、5%CO2培养箱消化,直至软骨组织块基本消失、溶液变混浊为止。将溶液转入离心管,以离心半径12 cm,1 200 r/min离心8 min,弃上清,加入完全培养基(含20%FBS的DMEM/F12培养基),充分混匀,计数细胞,以1×105个/mL密度将细胞悬液接种于25 mL培养瓶中,置于37℃、5%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定期换液。当原代细胞融合并覆盖瓶底75%~80%时,用0.05%胰蛋白酶消化,按1:3比例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第1代软骨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3.1 时间依赖性
取第1代软骨细胞,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0、24、48、72 h 4组。各组采用含1 μg/ mL OPN的完全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至对应时间,取材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1.3.2 浓度依赖性
取第1代软骨细胞,根据OPN浓度不同分为0、0.5、1、2、4μg/mL 5组。各组采用含对应浓度OPN的完全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取材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1.4 检测指标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参照TRIzol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胞标本总RNA,鉴定RNA的纯度及完整性。根据GenBank中MMP-13序列设计探针,上游引物:5' -GTGCCCTTCTTCACACAGAC-3' ,下游引物:5' -CAGAATTCAAAGGCCACATC-3' ;β-actin为对照。将1μg RNA加入逆转录体系中合成cDNA,置于— 20℃保存备用。取1 μL cDNA模板加至PCR扩增反应体系中,95℃变性15 s,60℃退火30 s,72℃延伸75 s,循环40次。计算MMP-13/β-actin mRNA相对表达量。
1.4.2 Western blot检测
收集细胞于干净EP管,加入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考马斯亮蓝法制作标准曲线,检测样品的蛋白定量;灌胶、上样、转膜,使用一抗(1:500兔抗人MMP-13单克隆抗体),二抗(1:2 0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图片曝光后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灰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当数据成正态分布、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当数据成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时,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软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鉴定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示,原代软骨细胞呈三角或多角等不规则形状,向四周爬行生长(图 1 a)。与原代软骨细胞相比,第1代软骨细胞成团减少,形态均一,密度稍低,细胞间可见伪足连接(图 1 b)。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Ⅱ型胶原染色后呈棕黄色阳性,大量分布于软骨细胞胞质及细胞外基质(图 2)。
2.2 OPN干预后MMP-13表达的时间依赖性
经1μg/mL OPN干预培养后,软骨细胞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增加呈升高趋势,48 h时达峰值,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3。
2.3 OPN干预后MMP-13表达的浓度依赖性
不同浓度OPN干预培养48 h后,1μg/mL组MMP-13 mRNA表达水平较0μg/mL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2、4μg/mL组较0 μg/ mL组有一定上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显著低于1μg/mL组(P < 0.05)。而0.5、1、2、4μg/mL组MMP-13蛋白表达水平均较0μg/mL组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 μg/ mL组升高最为显著,但与其余各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
3 讨论
OPN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和组织中,参与骨矿化、肿瘤细胞迁移、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病理过程。Gao等[6]研究发现人膝骨关节炎软骨及滑液中OPN均高表达,且软骨、滑液OPN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软骨Mankin评分和Kellgren-Lawrence分级成正相关,提示OPN可能参与了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类似结果在Honsawek等[7]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同时他发现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OPN表达亦显著升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凝血酶裂解后的OPN片段生物活性更强,且活性程度同样与骨关节炎程度相关[8]。但以上研究仅观察了OPN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对OPN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明确作用及具体机制未作分析。
MMP-13参与分解代谢软骨细胞外基质,大量研究证实其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9-11]。而且在IL-1β、TNF-α、bFGF等刺激作用下,MMP-13分解作用显著加强,促进Ⅱ型胶原水解代谢,细胞外基质破坏,软骨磨损退变[13]。除了对Ⅱ型胶原的直接作用外,MMP-13也具有水解蛋白多糖的能力[14-15]。以上研究表明,MMP-13在骨关节炎发展过程中对软骨组织完整性的保持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通过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进行干预实验,观察OPN作用软骨细胞后MMP-13表达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不同浓度OPN干预对MMP-13表达的差异。首先经1 μg/mL浓度的OPN进行干预培养,发现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均明显升高,于48 h时达峰值,此时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约为0 h的19倍和2倍。然后经不同浓度OPN的干预培养,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软骨细胞中MMP-13 mRNA和蛋白水平也相应上升,浓度为1 μg/ mL时达峰值。结果表明,OPN具有上调MMP-13表达的作用,且该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OPN对MMP-13的上调作用在肌腱修复及骨肉瘤转移等相关研究中亦有体现。Mori等[16]观察了OPN-/-与WT型小鼠髌腱组织中MMP-13表达变化,发现经14 d去神经作用后前者MMP-13 mRNA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后者。Berge等[17]对骨肉瘤细胞OPN进行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处理,发现MMP-13表达明显增高。然而Matsui等[18]研究发现,OPN-/-小鼠软骨细胞体外培养5 d后MMP-13 mRNA表达水平约为WT型小鼠的3倍,且两者MMP-13 mRNA初始水平无显著差异,因此他们认为OPN可下调MMP-13的表达进而延缓骨关节炎进程,同时他们也指出MMP-13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OPN基因敲除后引发其他机制发生而间接导致有关。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反,我们认为可能与观察的实验模型不同有关[16];或OPN本身处于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中,在不同条件下可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功效,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明确。
综上述,OPN可上调人膝骨关节软骨细胞MMP-13表达,进而可能影响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促使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同时OPN对MMP-13的调节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干预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 μg/mL以及48 h,这为今后细胞实验中OPN干预提供了数据支持。然而,关于OPN调控MMP-13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是否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疾病,存在NF-κB、MAPK等通路激活,将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骨关节炎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2],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碍等[3]。目前骨关节炎病因尚未明确,软骨磨损、缺失是核心病理改变,炎性介质/因子刺激造成软骨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促使软骨细胞外基质中最主要成分Ⅱ型胶原的水解是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4-5]。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肿瘤转移等生理过程。研究已证实OPN在骨关节炎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骨关节炎的病理程度相关[6-8]。但OPN对骨关节炎发生的具体调控机制罕见报道。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是水解Ⅱ型胶原的重要MMP之一,其可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软骨退变[9-11]。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通过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观察OPN干预对MMP-13表达的影响,以明确OPN参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骨关节炎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标本与主要试剂、仪器
人膝骨关节炎软骨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收治的14例(16膝)原发膝骨关节炎患者自愿捐赠,男4例,女10例;年龄48~73岁,平均64.1岁。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获得的截骨块,PBS液反复清洗,切取关节面软骨缺损区边缘处软骨组织[12]。
重组人OPN/SPP1蛋白(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MMP-13单克隆抗体(Abgent公司,美国);羊抗兔IgG、TRIzol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美国);Ⅱ型胶原抗体、Ⅱ型胶原酶(Abcam公司,美国);0.05%胰蛋白酶-EDTA、DEME/F12培养基(GIBCO公司,美国);反转录试剂盒(Fermentans公司,美国);JC-PL006 IP细胞裂解液(西安晶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公司,日本);IPP6.0图像分析软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美国)。
1.2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将软骨组织切为l mm×1 mm×1 mm大小,PBS液清洗2次后转入培养皿中,加入4~5 mL 0.15%Ⅱ型胶原酶,置于37℃、5%CO2培养箱消化,直至软骨组织块基本消失、溶液变混浊为止。将溶液转入离心管,以离心半径12 cm,1 200 r/min离心8 min,弃上清,加入完全培养基(含20%FBS的DMEM/F12培养基),充分混匀,计数细胞,以1×105个/mL密度将细胞悬液接种于25 mL培养瓶中,置于37℃、5%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定期换液。当原代细胞融合并覆盖瓶底75%~80%时,用0.05%胰蛋白酶消化,按1:3比例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第1代软骨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3.1 时间依赖性
取第1代软骨细胞,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0、24、48、72 h 4组。各组采用含1 μg/ mL OPN的完全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至对应时间,取材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1.3.2 浓度依赖性
取第1代软骨细胞,根据OPN浓度不同分为0、0.5、1、2、4μg/mL 5组。各组采用含对应浓度OPN的完全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取材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1.4 检测指标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参照TRIzol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胞标本总RNA,鉴定RNA的纯度及完整性。根据GenBank中MMP-13序列设计探针,上游引物:5' -GTGCCCTTCTTCACACAGAC-3' ,下游引物:5' -CAGAATTCAAAGGCCACATC-3' ;β-actin为对照。将1μg RNA加入逆转录体系中合成cDNA,置于— 20℃保存备用。取1 μL cDNA模板加至PCR扩增反应体系中,95℃变性15 s,60℃退火30 s,72℃延伸75 s,循环40次。计算MMP-13/β-actin mRNA相对表达量。
1.4.2 Western blot检测
收集细胞于干净EP管,加入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考马斯亮蓝法制作标准曲线,检测样品的蛋白定量;灌胶、上样、转膜,使用一抗(1:500兔抗人MMP-13单克隆抗体),二抗(1:2 0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图片曝光后用IPP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灰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当数据成正态分布、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当数据成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时,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软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鉴定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示,原代软骨细胞呈三角或多角等不规则形状,向四周爬行生长(图 1 a)。与原代软骨细胞相比,第1代软骨细胞成团减少,形态均一,密度稍低,细胞间可见伪足连接(图 1 b)。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Ⅱ型胶原染色后呈棕黄色阳性,大量分布于软骨细胞胞质及细胞外基质(图 2)。
2.2 OPN干预后MMP-13表达的时间依赖性
经1μg/mL OPN干预培养后,软骨细胞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增加呈升高趋势,48 h时达峰值,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3。
2.3 OPN干预后MMP-13表达的浓度依赖性
不同浓度OPN干预培养48 h后,1μg/mL组MMP-13 mRNA表达水平较0μg/mL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2、4μg/mL组较0 μg/ mL组有一定上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显著低于1μg/mL组(P < 0.05)。而0.5、1、2、4μg/mL组MMP-13蛋白表达水平均较0μg/mL组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 μg/ mL组升高最为显著,但与其余各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
3 讨论
OPN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和组织中,参与骨矿化、肿瘤细胞迁移、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病理过程。Gao等[6]研究发现人膝骨关节炎软骨及滑液中OPN均高表达,且软骨、滑液OPN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软骨Mankin评分和Kellgren-Lawrence分级成正相关,提示OPN可能参与了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类似结果在Honsawek等[7]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同时他发现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OPN表达亦显著升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凝血酶裂解后的OPN片段生物活性更强,且活性程度同样与骨关节炎程度相关[8]。但以上研究仅观察了OPN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对OPN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明确作用及具体机制未作分析。
MMP-13参与分解代谢软骨细胞外基质,大量研究证实其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9-11]。而且在IL-1β、TNF-α、bFGF等刺激作用下,MMP-13分解作用显著加强,促进Ⅱ型胶原水解代谢,细胞外基质破坏,软骨磨损退变[13]。除了对Ⅱ型胶原的直接作用外,MMP-13也具有水解蛋白多糖的能力[14-15]。以上研究表明,MMP-13在骨关节炎发展过程中对软骨组织完整性的保持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通过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进行干预实验,观察OPN作用软骨细胞后MMP-13表达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不同浓度OPN干预对MMP-13表达的差异。首先经1 μg/mL浓度的OPN进行干预培养,发现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均明显升高,于48 h时达峰值,此时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约为0 h的19倍和2倍。然后经不同浓度OPN的干预培养,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软骨细胞中MMP-13 mRNA和蛋白水平也相应上升,浓度为1 μg/ mL时达峰值。结果表明,OPN具有上调MMP-13表达的作用,且该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OPN对MMP-13的上调作用在肌腱修复及骨肉瘤转移等相关研究中亦有体现。Mori等[16]观察了OPN-/-与WT型小鼠髌腱组织中MMP-13表达变化,发现经14 d去神经作用后前者MMP-13 mRNA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后者。Berge等[17]对骨肉瘤细胞OPN进行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处理,发现MMP-13表达明显增高。然而Matsui等[18]研究发现,OPN-/-小鼠软骨细胞体外培养5 d后MMP-13 mRNA表达水平约为WT型小鼠的3倍,且两者MMP-13 mRNA初始水平无显著差异,因此他们认为OPN可下调MMP-13的表达进而延缓骨关节炎进程,同时他们也指出MMP-13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OPN基因敲除后引发其他机制发生而间接导致有关。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反,我们认为可能与观察的实验模型不同有关[16];或OPN本身处于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中,在不同条件下可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功效,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明确。
综上述,OPN可上调人膝骨关节软骨细胞MMP-13表达,进而可能影响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促使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同时OPN对MMP-13的调节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干预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 μg/mL以及48 h,这为今后细胞实验中OPN干预提供了数据支持。然而,关于OPN调控MMP-13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是否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疾病,存在NF-κB、MAPK等通路激活,将是下一步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