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昆明, 65003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足后跟Ⅲ级轮辐伤患儿临床资料。男19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5.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 h~26 d,平均4.4 d。足后跟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3.5 cm×2.5 cm~8.0 cm×4.5 cm;伴跟腱缺损和跟骨结节骨缺损。16例跟腱缺损较大,不能直接拉伸至跟骨结节者,行复合腓肠肌皮瓣V-Y推进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皮瓣切取范围为16 cm×5 cm~21 cm×10 cm。15例跟腱能拉伸至跟骨结节者,行局部带蒂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皮瓣切取范围为4.0 cm×2.5 cm~8.0 cm×4.5 cm,均未行神经吻合术;皮瓣供区行刃厚皮片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3个月。除3例皮瓣发生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皮瓣色泽、外形均良好,不影响穿鞋及行走,并恢复感觉。术后随时间延长,踝关节背伸角度逐渐改善,恢复单腿提踵站立。X线片示跟骨缺损部位骨质增长缓慢。 结论 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有其自身特点,应根据跟腱和软组织缺损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早期踝关节背伸功能明显受限,随时间延长,关节功能逐渐改善,但跟骨结节骨缺损需要长期随访。

引用本文: 何晓清, 朱跃良, 徐永清, 王毅, 梅良斌, 李阳. 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12): 1490-1493. doi: 10.7507/1002-1892.20140322 复制

  • 上一篇

    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关键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腓肠神经营养腓动脉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