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易县县医院骨科(河北保定,074200);
  • 2. 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统计分析正中神经损伤延期修复的长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正中神经损伤行延期修复且获4年以上随访的228例患者,回顾其损伤情况和手术方法。其中男176例(77.19%),女52例(22.81%);年龄2~71岁,中位年龄29岁。损伤以切割伤(159例,69.74%)为主,203例(89.04%)为开放性损伤。按神经损伤节段进行分区,Ⅰ区为上臂损伤(38例,16.67%),Ⅱ区为肘部和前臂近端损伤(53例,23.25%),Ⅰ、Ⅱ区为高位正中神经损伤(骨间前神经起点近端);Ⅲ区为骨间前神经损伤(13例,5.70%);Ⅳ区为前臂中远端至腕部损伤(低位正中神经损伤,124例,54.39%)。神经延期修复手术包括神经延迟缝合50例(21.93%)、神经松解149例(65.35%)和神经移植29例(12.72%)。 结果 根据改良Birch和Raji正中神经修复评估系统,高位损伤修复效果达好23例(25.27%)、中56例(61.54%)、差12例(13.18%),其中Ⅰ区损伤3种修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1,P=0.326),Ⅱ区损伤3种修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8,P=0.044);12例患者(13.18%)需行屈肌功能重建;而所有患者大鱼际肌均恢复差,但其中仅5例(5.49%)行大鱼际功能(拇对掌功能)重建。13例Ⅲ区损伤患者无论采用何种修复方式,效果均佳。124例低位正中神经损伤根据Birch和Raji评分系统标准,获优6例(4.84%)、良22例(17.74%)、中72例(58.06%)、差24例(19.35%);3种修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6,P=0.002),延迟缝合效果略佳。 结论 正中神经延期修复效果均差,高位损伤尤为明显,修复方式的影响因损伤部位不同而不同。对于一些延期修复患者可尝试采用神经转移方式,修复重要的神经束或束组或是解决方法。

引用本文: 殷洪雷, 易传军, 诸寅, 田光磊. 正中神经损伤延期修复的长期疗效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 29(8): 986-991. doi: 10.7507/1002-1892.20150212 复制

  • 上一篇

    胞浆泛素蛋白连接酶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下一篇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肛周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