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一科, 北京, 100144;
  •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骨肿瘤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 方法 2008年7月-2015年7月,应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0~82岁,平均53.4岁。病程1~420个月,平均82个月。肿瘤位置:大腿10例,膝关节附近2例,小腿2例,上臂1例,肘关节附近3例,前臂1例。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4 cm×4 cm~24 cm×16 cm,共应用23个穿支螺旋桨皮瓣(8 cm×3 cm~30 cm×13 cm)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穿支血管源动脉包括股动脉2例、股深动脉3例、旋髂浅动脉1例、旋股外侧动脉6例、膝上外动脉2例、腓动脉2例、胫前动脉1例、肱动脉4例、桡动脉1例及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1例。 结果 术后20个皮瓣全部成活;3个皮瓣(旋转角度分别为180、150、100°)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中2个清创后植皮修复,1个清创后用自由设计的小腿穿支皮瓣修复;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19个月。无感染、血肿、皮瓣全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肘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1年半肿瘤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皮瓣色泽、质地及弹性佳,无挛缩,供区外观良好。 结论 应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手术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主干血管,是一种可靠的修复方法。

引用本文: 朱珊, 刘元波, 于胜吉, 臧梦青, 赵振国, 徐立斌, 张鑫鑫, 陈博, 丁强. 穿支螺旋桨皮瓣在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1): 82-86. doi: 10.7507/1002-1892.20160017 复制

  • 上一篇

    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比研究
  • 下一篇

    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