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科(河北衡水,053000);
  • 2. 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教研室;
  • 3.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方式处理椎间盘纤维环对髓核摘除术后山羊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的影响。 方法 取30只成年健康山羊,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 3组(n=10)。3组行L3、4及L4、5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切开纤维环时,分别采用工作套筒刺入(A组)、圆形切口切开(B组)、方形切口切开(C组)。记录并比较3组山羊体质量、雌雄比例、年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术后观察各组山羊存活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24周时处死山羊,MRI检查髓核信号强度;游标卡尺测量L3、4及L4、5椎间盘高度,取均值,并计算手术前后高度丢失程度;生物力学测定L3、4诱发椎间盘突出的压力值及椎间盘承受的最大压力值;大体、组织学染色观察L4、5椎间盘纤维环的修复效果。 结果 3组山羊体质量、雌雄比例、年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山羊均存活至实验完成。MRI检查3组椎间盘均可见退变现象,信号均降低;根据改良Thompson分级法,A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周A组椎间隙高度高于B、C组,其丢失程度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发椎间盘突出的压力值及椎间盘承受的最大压力值均显著大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及Masson染色示:A组纤维环连续性良好,层次较清淅;B、C组切开处可见纤维环连续性破坏,瘢痕组织填充明显。 结论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采用工作套筒切开纤维环对纤维环结构破坏小,对维持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及术后纤维环修复起到积极作用。

引用本文: 李鹏飞, 贾楠, 沈亚欣, 靳宪辉, 申勇, 丁文元, 张为. 纤维环切口方式对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2): 202-207. doi: 10.7507/1002-1892.20160041 复制

  • 上一篇

    体质量指数对后路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影响
  • 下一篇

    刃厚头皮片和颞顶筋膜瓣在低发际小耳耳廓再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