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西安, 71006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通过与保守治疗比较, 探讨关节镜下跟骨成形术(endoscopic calcaneoplasty, ECP)治疗Haglund畸形所致后跟痛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0月, 共64例(77足)Haglund畸形所致后跟痛患者符合选择标准, 纳入研究。其中25例(28足)有运动要求以及规律运动习惯患者行ECP(ECP组), 39例(49足)无运动习惯患者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Fowler-Philip角及治疗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 其中ECP组随访时间16~44个月, 平均33.7个月;保守治疗组12~40个月, 平均37.5个月。保守治疗组:34例(43足) 经2周治疗后后跟肿胀、压痛消失;5例(6足) 压痛仍存在, 支具制动延长至3周后压痛消失;24例(30足)患者随访期间复发, 其中11例(13足)于1年后选择ECP治疗。ECP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 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后跟肿胀及压痛。治疗后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5);但随时间延长, 保守治疗组评分逐渐下降, 而ECP组评分逐渐提高。ECP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 < 0.05)。治疗后12个月, 根据Ogilvie-Harris评分系统, ECP组获优9例, 良12例, 不满意4例, 优良率为84.00%;保守治疗组获优8例, 良14例, 不满意17例, 优良率为5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4, P=0.028)。 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 应用ECP治疗Haglund畸形引起的后跟痛具有良好疗效。

引用本文: 祁洁, 弓立群, 刘军, 李勇, 李全义. 内镜下跟骨成形术治疗Haglund畸形引起的后跟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6): 700-704.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42 复制

  • 上一篇

    关节镜下单束六股自体腘绳肌腱联合TightRope钢板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
  • 下一篇

    改良加压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