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碧 1,2 , 李俊 2 , 汪婷 2 , 梁雨虹 2 , 邹学农 3,4 , 周光前 2 , 周治宇 2,4
  •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广东珠海, 519000);
  • 2. 深圳抗衰老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抗衰老与再生医学中心;
  •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椎外科;
  • 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制备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并初步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醇钠-酰氯法将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反应,制得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PEGD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检测其分子结构。取透明质酸经化学修饰制备巯基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thiolation,HA-SH),采用Ellman法检测其巯基含量并计算巯基化产率。采用PBS将HA-SH和PEGDA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W/V)溶液,其中HA-SH浓度为0.5%、1.0%及1.5%,PEGDA为2%、4%及6%,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获得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记录交联反应时间。取1.5%HA-SH、4%PEGDA制备的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以浸提法检测其细胞毒性;然后接种人BMSCs并培养72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行活/死细胞染色观察,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 结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显示,PEGDA中大多数羟基被丙烯酸酯基取代;核磁共振光谱仪分析显示,PEGDA在5~7 ppm出现3组表征丙烯酸酯基的特征峰。HA-SH的巯基化产率为65.4%。2%~6%PEGDA与0.5%~1.5%HA-SH经不同比例混合后,交联反应在2~70 min内完成;不同浓度及比例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均呈透明状。透明质酸水凝胶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满足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培养72 h后,BMSCs在透明质酸水凝胶中分布均匀、生长良好,活/死细胞染色显示以绿染活细胞为主。 结论  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具有细胞毒性低、体外生物相容性好、交联时间可控的优点,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载体或组织缺损填充材料。

引用本文: 梁嘉碧, 李俊, 汪婷, 梁雨虹, 邹学农, 周光前, 周治宇. 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6): 767-771.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56 复制

  • 上一篇

    BMSCs条件培养基改善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成骨功能抑制效应的研究
  • 下一篇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脊髓成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