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 重庆永川, 40216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运用MRI检查测量固定节段邻近椎间盘髓核容积的变化,来研究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对固定节段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的3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男20例,女14例;年龄39~62岁,平均47.5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4个月。病变节段:L4、5 21例,L5、S1 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旁中央型23例、外侧型11例。术前及术后6、12、18、24、36、48个月常规行X线片及MRI检查,采用角平分线法测量固定节段头侧邻近椎间隙高度,MRI辅助髓核容积测定法测量固定节段头侧邻近髓核容积。比较手术前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髓核容积,评价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技术对固定节段头侧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结果 术后30例获随访,均随访至48个月。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6、12、18个月的邻近节段髓核容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36、48个月的邻近节段髓核容积显著高于术前(P < 0.05)。髓核容积各数值中,术后6、12、18个月髓核高度及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36、48个月髓核高度较术前增大,髓核宽度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8、24、36、48个月髓核前后径均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对固定节段邻近椎间盘退变有一定预防或延迟其退变的作用。

引用本文: 黄文强, 邵高海, 李波, 余雨, 屈一鸣, 王群波. MRI辅助髓核容积测量评价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对固定节段邻近椎间盘退变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7): 855-860.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74 复制

  • 上一篇

    一期后路保留部分关节突开窗病灶清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 下一篇

    唇裂术后鼻畸形二期整复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