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 成都, 61007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矫治尿道下裂的近期结果,观察游离移植物是否能存活并替代尿道功能。 方法 2015年5月-10月,采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矫治42例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岁1个月~28岁2个月,中位年龄2岁9个月。初次手术41例,尿道下裂术后16个月短尿道致阴茎下曲1例。尿道下裂36例,按尿道海绵体分岔位置分型:阴茎近段型6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例、阴囊型26例、会阴型3例;无尿道下裂阴茎弯曲畸形按Donnahoo分型,6例为尿道正位开口的Ⅳ型阴茎下曲,其中先天性短尿道2例。 结果 重建尿道2.0~5.5 cm,平均3.6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发生尿瘘10例,其中5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愈,余5例待后期手术修补;尿道狭窄4例,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例,尿道远段狭窄2例,均予以狭窄段切开;创面感染3例,其中2例并发尿瘘(1例未愈,1例自愈);皮肤缺血坏死3例,其中1例合并感染及尿瘘未愈,另2例创面修复良好;阴囊憩室1例。3例术后阴茎显露不良,其余患者阴茎伸直满意,外观良好。共有10例患者需再手术治疗,总成功率76.2%(32/42)。术后3个月行HOSE评分为11~16分,平均14.7分。22例术后3个月以上门诊复查者检测最大尿流率为1.9~28.4 mL/s,平均10.5 mL/s。 结论 游离包皮内板卷管成形尿道可存活并替代尿道功能,但近期结果提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须谨慎应用。

引用本文: 唐耘熳, 王学军, 毛宇, 陈绍基, 刘茂, 陈月娇. 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矫治尿道下裂的近期观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7): 866-870.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76 复制

  • 上一篇

    唇裂术后鼻畸形二期整复的个体化治疗
  • 下一篇

    过表达Smad7基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