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杨体敏, 斯海波, 吴元刚, 曾羿, 裴福兴, 翁习生, 沈彬. 收肌管神经阻滞联合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序贯应用及疗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9): 1065-1071. doi: 10.7507/1002-1892.20160217 复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有效方法,但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锻炼及恢复。目前临床上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缓解疼痛,传统NSAIDs(扶他林、布洛芬等)是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在抗炎镇痛的同时可能增加围术期出血量及引起消化道症状等[1-2]。研究表明,经典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帕瑞昔布及塞来昔布不仅在TKA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胃肠道安全性好[3-4]。除此之外,收肌管神经阻滞(adductor canal nerve block,ACNB)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用于TKA术后镇痛,其在发挥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对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影响,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5]。
随着加速康复理念的发展[6],为了进一步加速TKA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我们结合ACNB及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优点,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索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对TKA术后疼痛、关节功能康复、炎性反应及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上;②诊断为重度骨关节炎,拟择期行单膝初次TKA;③术前4周内未使用皮质激素,术前48 h至试验结束期间戒除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饮料;④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3级及以下;⑤具有良好依从性及判断力,能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磺胺类、阿片类药物过敏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肝肾功能不全、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精神病或老年痴呆症患者;④术前30 d内有消化性溃疡或手术史;⑤患有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可能延长住院周期的患者。
终止或退出标准:①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或其他副作用(如消化道溃疡/出血、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和卒中等);②术后使用其他类型镇痛药;③未按期随访患者。
2015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156例因骨关节炎拟行TKA患者,其中90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ACNB+COX-2组(A组)、COX-2组(B组)及对照组(C组)。本研究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A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0~77岁,平均66.8岁。体质量指数(24.52±1.43)kg/m2。左膝17例,右膝13例。病程1~30年,平均9.3年。B组:男7例,女23例;年龄50~75岁,平均65.5岁。体质量指数(24.87±1.99)kg/m2。左膝15例,右膝15例。病程2~19年,平均10.1年。C组:男4例,女26例;年龄53~77岁,平均66.6岁。体质量指数(25.23±2.01)kg/m2。左膝16例,右膝14例。病程3~28年,平均10.9年。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由同一麻醉医师实施全麻,同一医师实施TKA手术,均采用后方稳定型固定聚乙烯平台膝关节假体系统(DePuy公司,美国)。术毕,麻醉医师给予静脉用自控镇痛泵,吗啡60 mg稀释至120 mL,给药速度为2 mL/h(吗啡1 mg/h),术后24 h停用镇痛泵。A组患者送复苏室并由同一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行ACNB,将罗哌卡因100 mg稀释至30 mL,一次性给药。A、B组术后前3 d每12小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之后每12小时口服塞来昔布200 mg至术后6周;C组于对应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和安慰剂。如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疼痛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给予口服曲马多(100 mg/片)1片,如镇痛效果欠佳,加用吗啡注射镇痛作为补救措施。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引流管,于术后24 h内拔除。
1.4 疗效评价指标
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住院时间及6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术前以及术后1、2、3 d,1、2、4、6周,采用VAS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包括运动疼痛及静息痛;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相关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IL-8及TNF-α)。记录术后24 h内以及24 h~6周期间吗啡使用量,使用曲马多者将其换算成吗啡用量,换算标准:100 mg曲马多等于20/3 mg吗啡[7]。术前及术后1、2、4、6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1、3、14 d,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排除研究者。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6.90±7.57)、(68.33±9.19)、(67.17±8.21)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P=0.78)。A、B、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3±1.31)、(6.40±1.28)、(8.33±1.42)d;A、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C组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6周内A、B、C组患者各有2、3、9例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67%、10.00%及30.00%,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C组各有1、2例发生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3.33%、6.67%,B组无皮肤瘙痒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35)。B、C组各1例发生头痛,发生率均为3.33%,A组无头痛发生,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60)。3组患者均无黑便发生。
2.2 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吗啡用量比较
术前3组患者静息及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3 d,A、B组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3组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1a。

术后1 d,A组运动VAS评分最低,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3 d及1、2、4、6周,A、B组运动VAS评分均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评分亦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1b。
A、B、C组患者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分别为(24.05±0.15)、(24.45±0.61)、(25.12±1.06)mg;其中A组用量显著少于B、C组,B组少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患者术后24 h~6周期间吗啡用量分别为(54.62±25.18)、(59.27±13.72)、(113.73±46.00)mg,其中A、B组用量均少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用量亦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手术前后HSS评分及ROM比较
术前3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A、B组HSS评分显著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术后6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余各时间点A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2。
术前3组患者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 d,A组ROM显著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及1、2、4、6周,A、B组间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P < 0.05)。见图 3。
2.4 手术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术前各组患者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 3组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3 d及1、2、4、6周,A、B组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a。
术后1、2、3 d,A、B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3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b。
术后各时间点A、B组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c、d。
术后2、3 d A、B组IL-8水平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时间点3组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e。
2.5 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A、B、C组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分别为(151.67±59.09)、(175.83±62.06)、(190.67±82.45)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P=0.09)。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PLT、PT、APTT及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4。




3 讨论
NSAIDs能够抑制COX、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进而发挥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8]。传统的NSAIDs(如扶他林、布洛芬等)是COX非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生理需要的前列腺素合成,导致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消化道症状及术后出血风险增加[1]。帕瑞昔布及塞来昔布是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代表药物[4, 9],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胃肠道安全性[10]。我们对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在TKA术后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
TKA术后疼痛直接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本研究发现ACNB+COX-2及单纯COX-2均可显著减轻TKA术后疼痛,尤其是运动疼痛,其中ACNB+COX-2方案镇痛效果更好。ROM是直接反应关节功能康复指标[11],本研究发现,A组患者术后1、2 d ROM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而B组ROM也显著高于C组;从术后3 d开始,虽然A、B组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ROM仍高于B组,同时均显著高于C组。从术后1周开始进一步采用HSS评分对关节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发现A组术后1、2、4周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而B组HSS评分也显著高于C组;术后6周,A、B组间HS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组。以上结果提示,ACNB+COX-2及单纯COX-2方案均能获得较好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其中ACNB+COX-2方案效果更好。
有研究发现COX-2是炎性反应中一个重要的诱导酶,在小鼠炎症模型中,炎症部位COX-2表达水平均升高,这在痛觉过敏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疼痛能被预先注射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缓解[12],由此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能是通过调控炎性反应来达到镇痛的目的。红细胞沉降率是一项非特异性炎性指标,而C-反应蛋白是机体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后由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蛋白,是目前临床上监测组织损伤、炎性反应较敏感的检验项目,也是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重要评估指标之一[13]。Honsawek等[14]研究发现TKA术后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2周达峰值,26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而C-反应蛋白在TKA术后第1天即达峰值,在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本研究中红细胞沉降率观测结果与Honsawek等研究结果一致;而C反应蛋白在术后2 d才达峰值,这可能与Honsawek等研究仅观察了术后1 d及2、6、14、26周时间点有关。同时A、B组术后2 d至6周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及术后前3 d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
此外,有研究报道IL-6和TNF-α是影响骨关节炎发生的主要炎性因子[15],但它们是否也与TKA术后疼痛相关尚未见文献报道。IL-6是主要的促炎因子,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6]。有研究报道,在手术或创伤后60 min即可检测到血液中IL-6水平改变,在4~6 h达峰值[17]。而本研究术后第1次检测是在术后24 h,发现IL-6水平在术后24 h达峰值,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几乎可在所有组织中参与和协调炎性反应,同时可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调控疼痛感受器兴奋性[15]。本研究发现TNF-α在TKA术后24 h内达峰值,A、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提示ACNB+COX-2与COX-2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KA术后炎性反应,其中ACNB+COX-2方案作用更强。
本研究发现3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2周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不增加TKA术后出血,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术后疼痛会增加患者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对手术满意度。Reuben等[18]对200例接受TKA患者随机分配至塞来昔布组和安慰剂组,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发现ACNB+COX-2与单纯COX-2均未增加皮肤瘙痒、头痛及黑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可显著减少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曲马多及吗啡镇痛效果确切,在其发挥镇痛的同时,也能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ACNB+COX-2与单纯COX-2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效果,吗啡用量均较C组明显减少,所以A、B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低于C组。
综上述,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探讨了TKA术后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的临床疗效,提示该方案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减少吗啡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促进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是安全、有效的TKA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有效方法,但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锻炼及恢复。目前临床上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缓解疼痛,传统NSAIDs(扶他林、布洛芬等)是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非选择性抑制剂,在抗炎镇痛的同时可能增加围术期出血量及引起消化道症状等[1-2]。研究表明,经典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帕瑞昔布及塞来昔布不仅在TKA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胃肠道安全性好[3-4]。除此之外,收肌管神经阻滞(adductor canal nerve block,ACNB)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用于TKA术后镇痛,其在发挥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对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影响,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5]。
随着加速康复理念的发展[6],为了进一步加速TKA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我们结合ACNB及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优点,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索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对TKA术后疼痛、关节功能康复、炎性反应及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上;②诊断为重度骨关节炎,拟择期行单膝初次TKA;③术前4周内未使用皮质激素,术前48 h至试验结束期间戒除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饮料;④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3级及以下;⑤具有良好依从性及判断力,能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磺胺类、阿片类药物过敏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肝肾功能不全、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精神病或老年痴呆症患者;④术前30 d内有消化性溃疡或手术史;⑤患有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可能延长住院周期的患者。
终止或退出标准:①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发热或其他副作用(如消化道溃疡/出血、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和卒中等);②术后使用其他类型镇痛药;③未按期随访患者。
2015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156例因骨关节炎拟行TKA患者,其中90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ACNB+COX-2组(A组)、COX-2组(B组)及对照组(C组)。本研究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A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0~77岁,平均66.8岁。体质量指数(24.52±1.43)kg/m2。左膝17例,右膝13例。病程1~30年,平均9.3年。B组:男7例,女23例;年龄50~75岁,平均65.5岁。体质量指数(24.87±1.99)kg/m2。左膝15例,右膝15例。病程2~19年,平均10.1年。C组:男4例,女26例;年龄53~77岁,平均66.6岁。体质量指数(25.23±2.01)kg/m2。左膝16例,右膝14例。病程3~28年,平均10.9年。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由同一麻醉医师实施全麻,同一医师实施TKA手术,均采用后方稳定型固定聚乙烯平台膝关节假体系统(DePuy公司,美国)。术毕,麻醉医师给予静脉用自控镇痛泵,吗啡60 mg稀释至120 mL,给药速度为2 mL/h(吗啡1 mg/h),术后24 h停用镇痛泵。A组患者送复苏室并由同一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行ACNB,将罗哌卡因100 mg稀释至30 mL,一次性给药。A、B组术后前3 d每12小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之后每12小时口服塞来昔布200 mg至术后6周;C组于对应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和安慰剂。如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疼痛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给予口服曲马多(100 mg/片)1片,如镇痛效果欠佳,加用吗啡注射镇痛作为补救措施。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引流管,于术后24 h内拔除。
1.4 疗效评价指标
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住院时间及6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术前以及术后1、2、3 d,1、2、4、6周,采用VAS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包括运动疼痛及静息痛;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相关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IL-8及TNF-α)。记录术后24 h内以及24 h~6周期间吗啡使用量,使用曲马多者将其换算成吗啡用量,换算标准:100 mg曲马多等于20/3 mg吗啡[7]。术前及术后1、2、4、6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1、3、14 d,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排除研究者。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6.90±7.57)、(68.33±9.19)、(67.17±8.21)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P=0.78)。A、B、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3±1.31)、(6.40±1.28)、(8.33±1.42)d;A、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C组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6周内A、B、C组患者各有2、3、9例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67%、10.00%及30.00%,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C组各有1、2例发生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3.33%、6.67%,B组无皮肤瘙痒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35)。B、C组各1例发生头痛,发生率均为3.33%,A组无头痛发生,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60)。3组患者均无黑便发生。
2.2 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吗啡用量比较
术前3组患者静息及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3 d,A、B组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3组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1a。

术后1 d,A组运动VAS评分最低,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3 d及1、2、4、6周,A、B组运动VAS评分均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评分亦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1b。
A、B、C组患者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分别为(24.05±0.15)、(24.45±0.61)、(25.12±1.06)mg;其中A组用量显著少于B、C组,B组少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患者术后24 h~6周期间吗啡用量分别为(54.62±25.18)、(59.27±13.72)、(113.73±46.00)mg,其中A、B组用量均少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用量亦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手术前后HSS评分及ROM比较
术前3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A、B组HSS评分显著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术后6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余各时间点A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2。
术前3组患者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 d,A组ROM显著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及1、2、4、6周,A、B组间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P < 0.05)。见图 3。
2.4 手术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术前各组患者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 3组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3 d及1、2、4、6周,A、B组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a。
术后1、2、3 d,A、B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4、6周3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b。
术后各时间点A、B组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c、d。
术后2、3 d A、B组IL-8水平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时间点3组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4e。
2.5 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A、B、C组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分别为(151.67±59.09)、(175.83±62.06)、(190.67±82.45)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P=0.09)。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PLT、PT、APTT及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4。




3 讨论
NSAIDs能够抑制COX、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进而发挥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8]。传统的NSAIDs(如扶他林、布洛芬等)是COX非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生理需要的前列腺素合成,导致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消化道症状及术后出血风险增加[1]。帕瑞昔布及塞来昔布是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代表药物[4, 9],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胃肠道安全性[10]。我们对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在TKA术后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
TKA术后疼痛直接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本研究发现ACNB+COX-2及单纯COX-2均可显著减轻TKA术后疼痛,尤其是运动疼痛,其中ACNB+COX-2方案镇痛效果更好。ROM是直接反应关节功能康复指标[11],本研究发现,A组患者术后1、2 d ROM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而B组ROM也显著高于C组;从术后3 d开始,虽然A、B组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ROM仍高于B组,同时均显著高于C组。从术后1周开始进一步采用HSS评分对关节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发现A组术后1、2、4周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而B组HSS评分也显著高于C组;术后6周,A、B组间HS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组。以上结果提示,ACNB+COX-2及单纯COX-2方案均能获得较好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其中ACNB+COX-2方案效果更好。
有研究发现COX-2是炎性反应中一个重要的诱导酶,在小鼠炎症模型中,炎症部位COX-2表达水平均升高,这在痛觉过敏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疼痛能被预先注射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缓解[12],由此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能是通过调控炎性反应来达到镇痛的目的。红细胞沉降率是一项非特异性炎性指标,而C-反应蛋白是机体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后由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蛋白,是目前临床上监测组织损伤、炎性反应较敏感的检验项目,也是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重要评估指标之一[13]。Honsawek等[14]研究发现TKA术后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2周达峰值,26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而C-反应蛋白在TKA术后第1天即达峰值,在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本研究中红细胞沉降率观测结果与Honsawek等研究结果一致;而C反应蛋白在术后2 d才达峰值,这可能与Honsawek等研究仅观察了术后1 d及2、6、14、26周时间点有关。同时A、B组术后2 d至6周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及术后前3 d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
此外,有研究报道IL-6和TNF-α是影响骨关节炎发生的主要炎性因子[15],但它们是否也与TKA术后疼痛相关尚未见文献报道。IL-6是主要的促炎因子,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6]。有研究报道,在手术或创伤后60 min即可检测到血液中IL-6水平改变,在4~6 h达峰值[17]。而本研究术后第1次检测是在术后24 h,发现IL-6水平在术后24 h达峰值,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几乎可在所有组织中参与和协调炎性反应,同时可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调控疼痛感受器兴奋性[15]。本研究发现TNF-α在TKA术后24 h内达峰值,A、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提示ACNB+COX-2与COX-2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KA术后炎性反应,其中ACNB+COX-2方案作用更强。
本研究发现3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2周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不增加TKA术后出血,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术后疼痛会增加患者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对手术满意度。Reuben等[18]对200例接受TKA患者随机分配至塞来昔布组和安慰剂组,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发现ACNB+COX-2与单纯COX-2均未增加皮肤瘙痒、头痛及黑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可显著减少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曲马多及吗啡镇痛效果确切,在其发挥镇痛的同时,也能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ACNB+COX-2与单纯COX-2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效果,吗啡用量均较C组明显减少,所以A、B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低于C组。
综上述,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探讨了TKA术后ACNB联合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的临床疗效,提示该方案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减少吗啡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促进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是安全、有效的TKA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相关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