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科(成都,610041);
  • 2.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取23例患者自愿捐赠的瘢痕疙瘩标本进行观察,以同一患者手术取皮修剪后的剩余正常皮片作为正常对照。将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PAR-γ蛋白的表达,参照Shimizu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计算标本阳性率以及阳性细胞率。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PAR-γ蛋白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在瘢痕疙瘩中,其位于表皮的棘细胞层、颗粒层以及真皮血管,染色较浅;在正常皮肤中,位于表皮的基底层以及真皮血管壁、汗腺、皮脂腺,染色较深。瘢痕疙瘩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为(2.65±0.78)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65±1.19)分;标本阳性率为52.17%(12/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2.61%(19/23);阳性细胞率为46.04%±8.6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59.39%±11.26%。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0,P=0.000;χ2=4.847,P=0.028;t=5.974,P=0.000)。 结论 与正常皮肤相比,PPAR-γ在瘢痕疙瘩中呈下调表达状态,提示其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

引用本文: 雷蕾, 邓伊玲, 陈俊杰, 岑瑛.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9): 1143-1145. doi: 10.7507/1002-1892.20160233 复制

  • 上一篇

    器械打磨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后重建排便功能模型的实验研究
  • 下一篇

    氧化应激活化RAW264.7巨噬细胞对MC3T3-E1成骨细胞迁移、增殖及成骨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