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上海 20130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及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差异。 方法  回顾分析 2013 年 5 月—2016 年 5 月采用 PLIF 治疗的 97 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 例采用 CBTS 行 PLIF(通道螺钉组),46 例采用椎弓根螺钉行 PLIF(椎弓根螺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类型、病变节段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评估肌肉损伤程度;术后 48 h 内使用镇痛药物情况;采用 VAS 评分评价腰痛情况,ODI 评价临床疗效,三维 CT 评价椎间融合。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 12 个月随访。与椎弓根螺钉组相比,通道螺钉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术后血清 CK 浓度较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8 h 内,通道螺钉组 35 例(68.6%)、椎弓根螺钉组 46 例(100%)给予镇痛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34,P=0.000)。通道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9%,与椎弓根螺钉组 8.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术后 12 个月两组 VAS 评分、ODI 以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 CBTS 或椎弓根螺钉行 PLIF,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和椎间融合率,但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围手术期痛苦小等优点。

引用本文: 彭俊, 詹玉林, 刘英杰, 宗阳, 毛彦杰.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疗效比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7, 31(11): 1341-1345. doi: 10.7507/1002-1892.201706075 复制

  • 上一篇

    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近期疗效分析
  • 下一篇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腰椎椎体强化术的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