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武净净, 林泉, 郑杰, 丘木水, 刘纬驰, 张舵. 鼻唇沟皮瓣联合口轮匝肌瓣修复上唇全层缺损一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2): 256-256. doi: 10.7507/1002-1892.201708096 复制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72 岁。因“发现左上唇肿物 3 年”入院。查体:左上唇见一不规则肿物,表面破溃有凹凸不平脓样物质沉积,面积约 2.5 cm×2.0 cm,与周围皮肤边界不清,质韧,无明显异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左上唇浸润型基底细胞癌。全身麻醉后,按无瘤原则,用亚甲蓝距肿物边缘 5 mm 设计切缘,切除肿物达口轮匝肌层;将肿物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示左上唇基底细胞癌,底切缘仍有肿瘤残留。遂将创面下口轮匝肌及口腔黏膜一并切除,再次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未见肿瘤细胞残留。完整切除肿物后遗留面积为 4.0 cm×3.0 cm 上唇全层缺损,内达患侧人中嵴,上累及左侧鼻槛,下达红唇。创面彻底止血,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沿黏膜边缘向各个方向分离,形成黏膜瓣修复缺损;向左侧分离残存口轮匝肌,形成肌瓣,用慕丝线“8”字缝合肌肉,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在左侧鼻唇沟处设计鼻唇沟皮瓣,蒂部位于下方,移位修复缺损;闭合鼻唇沟后鼻部牵拉较严重,在健侧鼻翼、鼻槛处设计局部皮瓣矫正。术后即刻皮瓣血运良好,口唇稍变形。术后 15 d 拆除全部缝线,口唇形态良好,张闭口功能良好。术后 45 d 及半年随访,张闭口功能正常,双侧红唇基本对称,皮瓣颜色、质地良好,出现明显小口畸形,患者对口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见图 1。

a. 术前;b. 肿瘤全切后缺损;c. 术中分离鼻唇沟皮瓣及口轮匝肌瓣(箭头示口轮匝肌瓣);d. 术后 6 个月外观及张口功能
2 讨论
唇缺损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唇部有美学及进食、说话等重要功能,因此唇缺损修复尤其重要。由于唇部特有的红白唇结构及“三明治”结构,使上唇全层大面积缺损修复较为困难。根据整形外科“同物相济-以类似组织修复缺损”的原则,上唇缺损应首选残存唇组织或对侧正常组织进行修复。鼻唇沟皮瓣是修复上唇、鼻部等邻近部位较大缺损的良好组织来源。口轮匝肌是括约口腔功能的重要肌肉,有进食、说话等功能,因此对于口唇的全层缺损修复必须重视修复口轮匝肌。我们根据该例患者缺损情况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充分利用残存组织及邻近组织,应用鼻唇沟皮瓣联合口轮匝肌瓣修复缺损,并对术中出现的鼻部牵拉变形,随机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获满意效果。
该术式优势:① 应用邻近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唇部 3 层结构,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② 口轮匝肌瓣恢复了口轮匝肌环形结构,得以维持唇部闭口功能;③ 因有口轮匝肌瓣保证血运,可将鼻唇沟皮瓣修薄,避免常规手术导致皮瓣臃肿及二次修复问题;④ 鼻唇沟是面颊部与鼻唇部的自然分界皱褶,术后瘢痕不明显;⑤ 对于老年患者,供区可直接闭合,且供受区皮肤颜色、质地相近。不足:① 因患者为全层上唇缺损,黏膜面闭合后无足够组织修复红唇部,病变侧红唇偏薄;② 因组织收缩牵拉易使人中、唇峰位置不居中。
综上述,鼻唇沟皮瓣联合口轮匝肌瓣修复上唇全层缺损操作简便,可一期恢复口唇的美学及生理功能,术后疗效满意。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72 岁。因“发现左上唇肿物 3 年”入院。查体:左上唇见一不规则肿物,表面破溃有凹凸不平脓样物质沉积,面积约 2.5 cm×2.0 cm,与周围皮肤边界不清,质韧,无明显异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左上唇浸润型基底细胞癌。全身麻醉后,按无瘤原则,用亚甲蓝距肿物边缘 5 mm 设计切缘,切除肿物达口轮匝肌层;将肿物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示左上唇基底细胞癌,底切缘仍有肿瘤残留。遂将创面下口轮匝肌及口腔黏膜一并切除,再次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未见肿瘤细胞残留。完整切除肿物后遗留面积为 4.0 cm×3.0 cm 上唇全层缺损,内达患侧人中嵴,上累及左侧鼻槛,下达红唇。创面彻底止血,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沿黏膜边缘向各个方向分离,形成黏膜瓣修复缺损;向左侧分离残存口轮匝肌,形成肌瓣,用慕丝线“8”字缝合肌肉,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在左侧鼻唇沟处设计鼻唇沟皮瓣,蒂部位于下方,移位修复缺损;闭合鼻唇沟后鼻部牵拉较严重,在健侧鼻翼、鼻槛处设计局部皮瓣矫正。术后即刻皮瓣血运良好,口唇稍变形。术后 15 d 拆除全部缝线,口唇形态良好,张闭口功能良好。术后 45 d 及半年随访,张闭口功能正常,双侧红唇基本对称,皮瓣颜色、质地良好,出现明显小口畸形,患者对口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见图 1。

a. 术前;b. 肿瘤全切后缺损;c. 术中分离鼻唇沟皮瓣及口轮匝肌瓣(箭头示口轮匝肌瓣);d. 术后 6 个月外观及张口功能
2 讨论
唇缺损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唇部有美学及进食、说话等重要功能,因此唇缺损修复尤其重要。由于唇部特有的红白唇结构及“三明治”结构,使上唇全层大面积缺损修复较为困难。根据整形外科“同物相济-以类似组织修复缺损”的原则,上唇缺损应首选残存唇组织或对侧正常组织进行修复。鼻唇沟皮瓣是修复上唇、鼻部等邻近部位较大缺损的良好组织来源。口轮匝肌是括约口腔功能的重要肌肉,有进食、说话等功能,因此对于口唇的全层缺损修复必须重视修复口轮匝肌。我们根据该例患者缺损情况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充分利用残存组织及邻近组织,应用鼻唇沟皮瓣联合口轮匝肌瓣修复缺损,并对术中出现的鼻部牵拉变形,随机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获满意效果。
该术式优势:① 应用邻近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唇部 3 层结构,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② 口轮匝肌瓣恢复了口轮匝肌环形结构,得以维持唇部闭口功能;③ 因有口轮匝肌瓣保证血运,可将鼻唇沟皮瓣修薄,避免常规手术导致皮瓣臃肿及二次修复问题;④ 鼻唇沟是面颊部与鼻唇部的自然分界皱褶,术后瘢痕不明显;⑤ 对于老年患者,供区可直接闭合,且供受区皮肤颜色、质地相近。不足:① 因患者为全层上唇缺损,黏膜面闭合后无足够组织修复红唇部,病变侧红唇偏薄;② 因组织收缩牵拉易使人中、唇峰位置不居中。
综上述,鼻唇沟皮瓣联合口轮匝肌瓣修复上唇全层缺损操作简便,可一期恢复口唇的美学及生理功能,术后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