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 1,2 , 黄富国 1 , 项舟 1 , 方跃 1 , 钟刚 1 , 易敏 1 , 赵小丹 1 , 刘雷 1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骨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 Hueter 入路治疗 Pipkin Ⅰ、Ⅱ 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 年 9 月—2016 年 5 月采用改良 Hueter 入路治疗 PipkinⅠ、Ⅱ 型骨折 12 例。其中男 8 例,女 4 例;年龄 32~60 岁,平均 40.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9 例,高处坠落伤 3 例。骨折按照 Pipkin 分型:Ⅰ 型 8 例,Ⅱ 型 4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2~28 h,平均 7.2 h;入院后急诊(<6 h)行髋关节复位,复位成功后 3~7 d,平均 4.3 d 进行手术,采用改良 Hueter 入路,从髋关节前方暴露股骨头骨折并予以 Herbert 螺钉加压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按照 Thompson-Epstein 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 80~130 min,平均 97.5 min;术中出血量 100~200 mL,平均 130.2 mL。术中复位及固定顺利,骨折达到解剖复位。12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2 个月,平均 24.3 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5~20 周,平均 16.3 周。无切口感染、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3 例患者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末次随访时按照 Thompson-Epstein 评分法评定疗效:优 5 例,良 5 例,可 2 例,优良率 83.3%。结论应用改良 Hueter 入路治疗 Pipkin Ⅰ、Ⅱ 型骨折,可充分暴露并固定股骨头骨折,具有解剖层次清晰、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引用本文: 李沁, 黄富国, 项舟, 方跃, 钟刚, 易敏, 赵小丹, 刘雷. 经改良 Hueter 入路治疗 Pipkin 型及 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3): 334-337. doi: 10.7507/1002-1892.201710073 复制

  • 上一篇

    直接前入路与后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比较
  • 下一篇

    第三代 Gamma 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股骨近端短缩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