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科(河北衡水 053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时,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2010 年 10 月—2015 年 2 月因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且获完整随访的 122 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患者分为 4 组: A 组 31 例,采用经典椎间孔入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B 组 30 例,采用后外侧入路(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YESS);C 组 31 例,采用改良椎间孔入路(improved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access,ITEA);D 组 30 例,采用椎板间入路(interlaminar dorsal access,IDA)。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及术前下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双下肢 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术中髓核摘除体积,术后 VAS 评分、ODI 评分、LCI、椎间隙高度和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结果 A、B、C、D 组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分别为(3.6±0.9)、(3.5±0.7)、(4.6±1.0)、(3.1±1.1)cm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5 个月,平均 24 个月。随访期间无典型术后髓核突出复发症状,无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各组下腰痛 VAS 评分、双下肢 VAS 评分、OD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组间各评分以及改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 组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4 组间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 LCI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组间 LCI 以及丢失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比较、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效果良好,其中采用 ITEA 手术操作范围更大,术中探查及摘除责任髓核更彻底;但需要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引用本文: 杨虎, 李鹏飞, 贾楠, 王金星, 靳宪辉. 四种手术入路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比较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 34(3): 300-307. doi: 10.7507/1002-1892.201811005 复制

  • 上一篇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小切口 Wiltse 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早期疗效
  • 下一篇

    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