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 1,2 , 朱勇 1,2 , 成亮 1,2
  •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
  • 2.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长沙 41000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的损伤机制,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例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3~32岁,平均20.7岁。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脱位2例,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冠突前内侧面骨折合并肘关节后内侧半脱位2例。3例新鲜骨折合并脱位患者先闭合复位,然后2例予以张力带固定,1例予以张力带结合Acumed冠突解剖钢板固定;1例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患者先用螺钉固定冠突,再清除肱骨硬化骨块,最后修复外侧副韧带并添加铰链外固定架。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周围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0.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70~90 d,平均79.5 d。术后6个月,1例右肘关节后方可见异位骨化形成,患者ALP检测水平正常(67 U/L),拆除张力带清除异位骨化并行肘关节松解;其余患者均无异位骨化形成。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为85~100分,平均92.5分,优良率为100%。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0°~135°、伸直活动度为10°~20°,旋前、旋后活动度均为75°~85°。结论 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可能为单纯内翻应力所致,如果伴冠突前内侧面骨折,则可能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所致,与Osborne-Cotterill损伤机制相反。对于新鲜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可采用张力带固定,效果良好。

引用本文: 罗浩, 朱勇, 成亮. 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的临床治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2): 149-154. doi: 10.7507/1002-1892.202108029 复制

  • 上一篇

    关节镜下Pushlock免结锚钉软式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伴严重骨缺损
  • 下一篇

    Endobutton钢板联合高强度缝线Nice结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