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长沙  410008);
  •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 20001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腹壁下动脉伴行静脉解剖类型及相应吻合方法选择,并评估各种方法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21年6月296例采用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2岁,平均36.5岁。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154例,延期乳房再造142例。172例采用单侧血管蒂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124例采用单侧血管蒂保留部分腹直肌的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均单纯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血管蒂长度为9.5~13.0 cm,平均11.2 cm。腹壁下动脉伴行静脉包括3种解剖类型:1支型26例(8.8%),2支型180例(60.8%),Y形结构伴行静脉90例(30.4%)。动脉吻合方式均为腹壁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近心端吻合;静脉吻合方式需根据静脉管径、长度、管壁厚度以及分支情况灵活调整,主要包括:① 腹壁下动脉唯一的1支伴行静脉与胸廓内静脉吻合(26例);② 腹壁下动脉的2支伴行静脉分别与胸廓内静脉吻合(151例);③ 腹壁下动脉的2支伴行静脉中,粗大1支与胸廓内静脉吻合,另1支结扎弃用(29例);④ Y形结构伴行静脉共干节段直接与胸廓内静脉吻合(31例);⑤ Y形结构伴行静脉结扎较细的1支,将较粗的属支与胸廓内静脉吻合(17例);⑥ Y形结构伴行静脉完全切开,分别与胸廓内静脉吻合(42例)。 结果  采用方案 ④ 行静脉吻合的患者中,术后有3例出现静脉危象,其中1例急诊探查挽救皮瓣成功;另2例发生皮瓣坏死,其中1例采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后顺利成活,1例直接拉拢闭合创面。采用其他静脉吻合方案的皮瓣完全成活。29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37.5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影响。 结论  Y形结构腹壁下动脉伴行静脉直接吻合方法相对风险更高,血管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和卡压,导致皮瓣静脉危象发生;改为仅吻合粗大1支或分离成2支静脉分别吻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引用本文: 宋达疆, 李赞, 章一新. 腹壁下动脉伴行静脉解剖类型及吻合方法选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 37(1): 41-45. doi: 10.7507/1002-1892.202209083 复制

  • 上一篇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 下一篇

    隐匿型穿支皮瓣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