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浩铭 1,2,3 , 平航宇 1,2,3 , 李海峰 1,2 , 柴伟 1,2
  • 1.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北京 100048);
  • 2.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 3.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7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国产“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鸿鹄”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与传统TKA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54例(54膝)TK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传统TKA(传统手术组),27例行“鸿鹄”机器人辅助下TKA(机器人辅助手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侧别、病程以及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近端后倾角(posterior proximal tibial angle,PPTA)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KSS、WOMAC、VAS评分及ROM,术后6个月关节置换术后忘记关节评分(FJS)。X线片复查假体情况并测量HKA、LDFA、MPTA、PPTA。计算手术前后上述临床及影像学指标差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手术组出现切口不愈合1例、心力衰竭1例,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2/27)及0(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6个月KSS、WOMAC、VAS评分及ROM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以及术后6个月FJ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患者下肢力线均改善,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感染等严重不良事件。除机器人辅助组LDFA(P>0.05)外,两组术后6个月HKA、LDFA、MPTA和PPTA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鸿鹄”机器人辅助TKA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方法之一,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本文: 安浩铭, 平航宇, 李海峰, 柴伟. 国产“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比较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 37(4): 404-409. doi: 10.7507/1002-1892.202212016 复制

  • 上一篇

    关节镜下“杂交”缝合术修复肩袖分层撕裂: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下一篇

    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