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黎咏诗, 陈鸿, 牟平, 孙邦杰, 曾羿, 杨静. 关节液和软骨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 37(5): 584-588. doi: 10.7507/1002-1892.202302008 复制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软骨损伤退行性病变(以下简称“软骨退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由于KO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缺乏早期针对性治疗手段[1]。近年,有研究发现铜(Cu)、锌(Zn)、锰(Mn)等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多种氧化应激反应,间接影响软骨基质的重塑,可能参与KOA的发生、发展过程[2-4]。但目前国内外有关KOA微量元素研究,主要聚焦在KOA 患者膝关节液中微量元素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的异常改变,对于微量元素含量与KOA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也缺乏同一患者膝关节软骨不同程度磨损区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旨在探讨KOA患者关节液和软骨中Cu、Zn、Mn 3种微量元素含量与KOA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通过调整微量元素防治KOA提供实验依据。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患者选择标准
以2021年6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术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原发性KO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5]确诊为KOA。排除标准:① 术前3个月内接受膝关节侵入性操作或发生开放性外伤;② 合并类风湿、血友病等系统性炎症疾病或Cu代谢异常。
1.1.2 实验分组方法
① 膝关节关节液实验分组:膝关节腔穿刺术或TKA术中抽取关节液。基于患者膝关节X线片,按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K-L分级)标准[5-6]将KOA严重程度分为5级。0级,正常;Ⅰ级,有骨赘或可疑关节间隙变窄;Ⅱ级,明显骨赘伴可疑关节间隙变窄或中度关节间隙变窄(间隙变窄<50%,伴或不伴骨赘);Ⅲ级,关节间隙变窄>50%,常伴有骨囊肿、骨赘等;Ⅳ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实验分为轻度组(Ⅰ、Ⅱ级)与重度组(Ⅲ、Ⅳ度)。
② 膝关节软骨实验分组:TKA术中取股骨髁远端软骨标本,根据Pelletier评分标准[7]进行软骨大体评分。0分,关节面光整,色泽如常;1分,关节面粗糙,有小裂隙且色泽灰暗;2分,软骨缺损达软骨中层;3分,关节面溃疡形成,软骨缺损达软骨深层;4分,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质裸露。实验分为软骨轻度磨损组(0~1分)、重度磨损组(2~4分)。见图1。

白色箭头示轻度磨损区、黑色箭头示重度磨损区
Figure1. Appearance of cartilag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wear in femoral epicondylesWhite arrow indicated cartilage of mild wear area, black arrow indicated cartilage of severe wear area
1.2 样本采集与检测
1.2.1 样本采集
由同一名医师完成采样。① 膝关节穿刺术中收集关节液: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以髌骨上极和髌骨外侧缘两条相切线的垂直交点作为穿刺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5 mL注射器向内、向下后方刺入,成功进入关节腔后见关节液渗出,留取关节液标本0.2~1.0 mL[8-9]。
② TKA术中收集关节液及软骨标本:全身麻醉下,作髌骨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打开关节腔,留取关节液标本0.2~1.0 mL;按标准手术流程行股骨远端截骨后,留取磨损程度不同的软骨标本,各0.3~0.8 g[10]。
1.2.2 样本检测
软骨与关节液标本采集后用聚乙烯容器盛装,置于液氮中转运至−80℃冰箱保存。检测时将冻存的软骨样本用塑料镊子捣碎、搅拌均匀,每例称取0.8 g,不足者用超纯硝酸配平;冻存的关节液样本于室温下解冻,以离心半径10 cm、1 800 r/min 离心3 min,每例量取1.0 mL,不足者用超纯硝酸配平。标本加入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每个试样设置3个平行样本,分别加入5.0 mL硝酸和1.5 mL H2O2,采用三步法微波消解矿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Agilent公司,美国)检测Cu、Zn、Mn含量[11-1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定量资料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实验收集关节液标本33个(轻度组19个,重度组14个)。轻度组标本来自14例膝关节腔穿刺术患者,其中5例接受双侧膝关节穿刺;重度组标本来自14例TKA患者。轻度组患者年龄小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收集关节软骨轻度、重度磨损区自身对照标本19对,均取自K-L分级Ⅲ、Ⅳ级的重度KOA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58~80岁,平均70.4岁。身体质量指数 21.2~30.7 kg/m2,平均25.6 kg/m2。
2.2 微量元素含量与KOA疾病严重程度关系
KOA患者关节液与软骨中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Mn含量最低。KOA重度组Cu含量高于轻度组,软骨重度磨损组高于轻度磨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n、Mn含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微量元素含量与KOA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由含有微量元素的关节液所滋养的软骨出现进行性退变、磨损会导致KOA,近年国内外研究提出在骨与软骨长期重塑过程中,Cu、Zn、Mn等微量元素在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微量元素水平失衡可能会影响软骨正常代谢,导致KOA的发生发展[2-4, 13-14]。本研究观察到关节液和关节软骨中的Cu、Zn、Mn含量分布不均匀,软骨中Zn、Mn元素较关节液更加富集。Roczniak等[15]的研究亦表明骨与软骨、半月板等不同组织中的Cu、Zn含量存在差别。但目前仍缺乏KOA患者自身软骨不同程度退变与上述3种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关系,本研究发现Cu含量在软骨重度磨损组高于轻度磨损组。这表明关节软骨磨损越严重,Cu含量水平越高,但是Zn、Mn含量未观察到与KOA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1.1 Cu参与KOA病情进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关节液中的Cu含量与KOA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可以反映KOA的严重程度。KOA轻度患者关节液中Cu含量平均值为0.291 mg/L,重度患者为0.366 mg/L,均高于文献报道的正常人群关节液中Cu含量(28.08±7.10)μg/dL [16],且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这与Yazar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关节液中过量的Cu可能与KOA进展有关。研究表明,Cu在胶原蛋白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软骨等结缔组织中的Cu含量较高[15, 17]。本研究中磨损严重软骨中Cu含量高于磨损较轻软骨,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磨损严重的软骨区域反应性胶原代谢活跃,胶原蛋白大量合成需要更多的Cu参与,从而造成软骨中Cu含量升高。有研究者将含Cu的金属圆盘植入大鼠皮下,48 h后在圆盘周围组织中检测到大量IL-1α、IL-1β等引起软骨损伤的主要炎症细胞因子表达[18-20]。这说明高浓度Cu积聚促进炎症损伤软骨,可能会加剧软骨损伤程度。我们分析Cu含量升高与软骨损伤加重之间为互相促进关系。
3.1.2 Zn与KOA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间及不同程度软骨磨损区间,Z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Yazar等[16]、Guan等[21]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报道健康人群与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液、关节液中Zn含量相似。结合既往报道非甾体类药物治疗降低了血浆Zn含量[16],我们分析骨关节炎患者的Zn含量可能受到服用此类药物的影响,因此后续前瞻性研究时建议患者停药3个月后再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另外,既往研究显示在高Zn组小鼠KOA模型中膝关节软骨的ZIP8蛋白水平增加,Zn参与的ZIP8-Zn-MTF1轴、以及Zn参与构成的锌指蛋白Zac1通过AP-1家族蛋白上调IL-6和IL-11转录,均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增加,可以加重骨关节炎软骨损伤[4-5]。但Huang等[22]的研究发现Zn可以保护关节软骨,Zn参与构成的一种转录辅调节因子锌指蛋白521(Zfp521),通过上调细胞核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的含量,可有效促进软骨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因此,我们认为深入研究Zn与骨关节炎的关系,以及Zn对骨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对该病的防治有探索价值。
3.1.3 Mn与KOA的关系
本研究中关节液与软骨中Mn元素未观察到与KOA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这与Guan等[21]研究结果相似。他们使用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大型数据库对比健康人群与骨关节炎患者,发现Cu浓度升高与关节炎风险增加有关,而两组Mn、Z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Mn与KOA病情进展无关,但能修复关节软骨。近年有研究发现二氧化锰(MnO2)及其合成的纳米制剂能增强软骨细胞的活力并保护细胞外基质,并有强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能减轻关节炎症引起的关节软骨氧化应激,缓解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23-24]。Mn是关节软骨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糖基转移酶的辅助因子,能增强软骨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通过调节软骨基质代谢修复软骨,减轻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25]。Mn联合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能调节软骨基质代谢,缓解骨关节炎症状[10]。因此,我们认为Mn与KOA病情进展无关,但在治疗KOA中Mn依然有深入研究的前景。
3.2 研究局限性及改进
① 本研究取KOA重度组患者自身软骨对照,根据术中观察将患者股骨髁远端软骨标本根据Pelletier评分标准[12],分为软骨轻度磨损区和重度磨损区亚组,反映同一患者不同软骨退变程度下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KOA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后续研究可加入K-L分级为0级的健康人群以及Ⅰ、Ⅱ级的轻度KOA患者,以完善早期KOA患者软骨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②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主要聚焦于KOA患者,能初步反映微量元素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后续进一步研究可加大样本量及加入健康对照组。③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仅发现了Cu含量在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的关节液与软骨标本中存在差异,暂未对Cu在KOA病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实验,有待进一步探究。④ 本研究暂未加入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如食品、药物、饮用水、内植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10],目前已知非甾体类药物能降低血浆Zn含量[16],后续研究中可更深入研究这些相关影响因素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综上述,膝关节软骨和关节液中Cu含量与KOA患者的软骨退变程度成正相关,Cu可能在KO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为KOA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志谢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吴曦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测试方面给予支持
利益冲突 在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经费支持没有影响文章观点和对研究数据客观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其报道
伦理声明 研究方案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20211706)
作者贡献声明 黎咏诗、陈鸿:研究设计、数据统计、文章撰写;牟平:文章修改、逻辑梳理;孙邦杰: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曾羿、杨静:研究实施及对文章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软骨损伤退行性病变(以下简称“软骨退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由于KO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缺乏早期针对性治疗手段[1]。近年,有研究发现铜(Cu)、锌(Zn)、锰(Mn)等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多种氧化应激反应,间接影响软骨基质的重塑,可能参与KOA的发生、发展过程[2-4]。但目前国内外有关KOA微量元素研究,主要聚焦在KOA 患者膝关节液中微量元素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的异常改变,对于微量元素含量与KOA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也缺乏同一患者膝关节软骨不同程度磨损区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旨在探讨KOA患者关节液和软骨中Cu、Zn、Mn 3种微量元素含量与KOA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通过调整微量元素防治KOA提供实验依据。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患者选择标准
以2021年6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术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原发性KO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5]确诊为KOA。排除标准:① 术前3个月内接受膝关节侵入性操作或发生开放性外伤;② 合并类风湿、血友病等系统性炎症疾病或Cu代谢异常。
1.1.2 实验分组方法
① 膝关节关节液实验分组:膝关节腔穿刺术或TKA术中抽取关节液。基于患者膝关节X线片,按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K-L分级)标准[5-6]将KOA严重程度分为5级。0级,正常;Ⅰ级,有骨赘或可疑关节间隙变窄;Ⅱ级,明显骨赘伴可疑关节间隙变窄或中度关节间隙变窄(间隙变窄<50%,伴或不伴骨赘);Ⅲ级,关节间隙变窄>50%,常伴有骨囊肿、骨赘等;Ⅳ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实验分为轻度组(Ⅰ、Ⅱ级)与重度组(Ⅲ、Ⅳ度)。
② 膝关节软骨实验分组:TKA术中取股骨髁远端软骨标本,根据Pelletier评分标准[7]进行软骨大体评分。0分,关节面光整,色泽如常;1分,关节面粗糙,有小裂隙且色泽灰暗;2分,软骨缺损达软骨中层;3分,关节面溃疡形成,软骨缺损达软骨深层;4分,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质裸露。实验分为软骨轻度磨损组(0~1分)、重度磨损组(2~4分)。见图1。

白色箭头示轻度磨损区、黑色箭头示重度磨损区
Figure1. Appearance of cartilag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wear in femoral epicondylesWhite arrow indicated cartilage of mild wear area, black arrow indicated cartilage of severe wear area
1.2 样本采集与检测
1.2.1 样本采集
由同一名医师完成采样。① 膝关节穿刺术中收集关节液: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以髌骨上极和髌骨外侧缘两条相切线的垂直交点作为穿刺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5 mL注射器向内、向下后方刺入,成功进入关节腔后见关节液渗出,留取关节液标本0.2~1.0 mL[8-9]。
② TKA术中收集关节液及软骨标本:全身麻醉下,作髌骨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打开关节腔,留取关节液标本0.2~1.0 mL;按标准手术流程行股骨远端截骨后,留取磨损程度不同的软骨标本,各0.3~0.8 g[10]。
1.2.2 样本检测
软骨与关节液标本采集后用聚乙烯容器盛装,置于液氮中转运至−80℃冰箱保存。检测时将冻存的软骨样本用塑料镊子捣碎、搅拌均匀,每例称取0.8 g,不足者用超纯硝酸配平;冻存的关节液样本于室温下解冻,以离心半径10 cm、1 800 r/min 离心3 min,每例量取1.0 mL,不足者用超纯硝酸配平。标本加入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每个试样设置3个平行样本,分别加入5.0 mL硝酸和1.5 mL H2O2,采用三步法微波消解矿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Agilent公司,美国)检测Cu、Zn、Mn含量[11-1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定量资料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实验收集关节液标本33个(轻度组19个,重度组14个)。轻度组标本来自14例膝关节腔穿刺术患者,其中5例接受双侧膝关节穿刺;重度组标本来自14例TKA患者。轻度组患者年龄小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收集关节软骨轻度、重度磨损区自身对照标本19对,均取自K-L分级Ⅲ、Ⅳ级的重度KOA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58~80岁,平均70.4岁。身体质量指数 21.2~30.7 kg/m2,平均25.6 kg/m2。
2.2 微量元素含量与KOA疾病严重程度关系
KOA患者关节液与软骨中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Mn含量最低。KOA重度组Cu含量高于轻度组,软骨重度磨损组高于轻度磨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n、Mn含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微量元素含量与KOA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由含有微量元素的关节液所滋养的软骨出现进行性退变、磨损会导致KOA,近年国内外研究提出在骨与软骨长期重塑过程中,Cu、Zn、Mn等微量元素在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微量元素水平失衡可能会影响软骨正常代谢,导致KOA的发生发展[2-4, 13-14]。本研究观察到关节液和关节软骨中的Cu、Zn、Mn含量分布不均匀,软骨中Zn、Mn元素较关节液更加富集。Roczniak等[15]的研究亦表明骨与软骨、半月板等不同组织中的Cu、Zn含量存在差别。但目前仍缺乏KOA患者自身软骨不同程度退变与上述3种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关系,本研究发现Cu含量在软骨重度磨损组高于轻度磨损组。这表明关节软骨磨损越严重,Cu含量水平越高,但是Zn、Mn含量未观察到与KOA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1.1 Cu参与KOA病情进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关节液中的Cu含量与KOA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可以反映KOA的严重程度。KOA轻度患者关节液中Cu含量平均值为0.291 mg/L,重度患者为0.366 mg/L,均高于文献报道的正常人群关节液中Cu含量(28.08±7.10)μg/dL [16],且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这与Yazar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关节液中过量的Cu可能与KOA进展有关。研究表明,Cu在胶原蛋白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软骨等结缔组织中的Cu含量较高[15, 17]。本研究中磨损严重软骨中Cu含量高于磨损较轻软骨,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磨损严重的软骨区域反应性胶原代谢活跃,胶原蛋白大量合成需要更多的Cu参与,从而造成软骨中Cu含量升高。有研究者将含Cu的金属圆盘植入大鼠皮下,48 h后在圆盘周围组织中检测到大量IL-1α、IL-1β等引起软骨损伤的主要炎症细胞因子表达[18-20]。这说明高浓度Cu积聚促进炎症损伤软骨,可能会加剧软骨损伤程度。我们分析Cu含量升高与软骨损伤加重之间为互相促进关系。
3.1.2 Zn与KOA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间及不同程度软骨磨损区间,Z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Yazar等[16]、Guan等[21]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报道健康人群与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液、关节液中Zn含量相似。结合既往报道非甾体类药物治疗降低了血浆Zn含量[16],我们分析骨关节炎患者的Zn含量可能受到服用此类药物的影响,因此后续前瞻性研究时建议患者停药3个月后再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另外,既往研究显示在高Zn组小鼠KOA模型中膝关节软骨的ZIP8蛋白水平增加,Zn参与的ZIP8-Zn-MTF1轴、以及Zn参与构成的锌指蛋白Zac1通过AP-1家族蛋白上调IL-6和IL-11转录,均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增加,可以加重骨关节炎软骨损伤[4-5]。但Huang等[22]的研究发现Zn可以保护关节软骨,Zn参与构成的一种转录辅调节因子锌指蛋白521(Zfp521),通过上调细胞核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的含量,可有效促进软骨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因此,我们认为深入研究Zn与骨关节炎的关系,以及Zn对骨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对该病的防治有探索价值。
3.1.3 Mn与KOA的关系
本研究中关节液与软骨中Mn元素未观察到与KOA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这与Guan等[21]研究结果相似。他们使用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大型数据库对比健康人群与骨关节炎患者,发现Cu浓度升高与关节炎风险增加有关,而两组Mn、Z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Mn与KOA病情进展无关,但能修复关节软骨。近年有研究发现二氧化锰(MnO2)及其合成的纳米制剂能增强软骨细胞的活力并保护细胞外基质,并有强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能减轻关节炎症引起的关节软骨氧化应激,缓解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23-24]。Mn是关节软骨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糖基转移酶的辅助因子,能增强软骨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通过调节软骨基质代谢修复软骨,减轻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25]。Mn联合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能调节软骨基质代谢,缓解骨关节炎症状[10]。因此,我们认为Mn与KOA病情进展无关,但在治疗KOA中Mn依然有深入研究的前景。
3.2 研究局限性及改进
① 本研究取KOA重度组患者自身软骨对照,根据术中观察将患者股骨髁远端软骨标本根据Pelletier评分标准[12],分为软骨轻度磨损区和重度磨损区亚组,反映同一患者不同软骨退变程度下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KOA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后续研究可加入K-L分级为0级的健康人群以及Ⅰ、Ⅱ级的轻度KOA患者,以完善早期KOA患者软骨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②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主要聚焦于KOA患者,能初步反映微量元素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后续进一步研究可加大样本量及加入健康对照组。③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仅发现了Cu含量在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的关节液与软骨标本中存在差异,暂未对Cu在KOA病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实验,有待进一步探究。④ 本研究暂未加入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如食品、药物、饮用水、内植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10],目前已知非甾体类药物能降低血浆Zn含量[16],后续研究中可更深入研究这些相关影响因素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综上述,膝关节软骨和关节液中Cu含量与KOA患者的软骨退变程度成正相关,Cu可能在KO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为KOA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志谢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吴曦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测试方面给予支持
利益冲突 在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经费支持没有影响文章观点和对研究数据客观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其报道
伦理声明 研究方案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20211706)
作者贡献声明 黎咏诗、陈鸿:研究设计、数据统计、文章撰写;牟平:文章修改、逻辑梳理;孙邦杰: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曾羿、杨静:研究实施及对文章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