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 330004);
  • 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南昌 330006);
  • 3.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南昌 330006);
  • 4. 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学院(南昌 330013);
  • 5.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 33000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研制一种可同时释放抗菌药物黄连素(berberine,BBR)与促成骨药物柚皮苷(naringin,NG)的载药复合微球,以期用于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法  将NG负载于介孔生物玻璃微球(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es,MBG)获得载药微球(NG-MBG),随后使用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对微球进行包裹,以及使用BBR对包裹的PDA涂层进行修饰,获得双重载药复合微球(NG-MBG@PDA-BBR)。取上述制备复合微球,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容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理化性能表征;测量NG、BBR载药率以及释放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共培养12 h后对菌落计数并计算抑菌率,观察其抗菌性能;与大鼠BMSCs共培养,24、72 h后通过活/死细胞荧光染色与细胞计数试剂盒8 法评估生物相容性,7、14 d后分别行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评估其成骨性能。结果  成功构建NG-MBG@PDA-BBR和3种对照微球(MBG、MBG@PDA及NG-MBG@PDA)。扫描电镜观察示,NG-MBG@PDA-BBR呈粗糙片层结构,而MBG微球表面光滑,MBG@PDA和NG-MBG@PDA呈包裹团聚结构;比表面积分析显示MBG存在介孔结构,具备载药潜力;小角度X线衍射示NG成功负载于MBG;而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示各组微球均呈现非晶态;傅里叶红外光谱示NG-MBG@PDA-BBR中存在NG和BBR特征峰。且NG-MBG@PDA-BBR具有良好药物缓释能力,NG和BBR均呈现早期突释与后期缓释表现。NG-MBG@PDA-BBR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生长,抗菌能力高于MBG、MBG@PDA及NG-MBG@PDA(P<0.05);4种微球生物相容性在72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和茜素红染色示NG-MBG@PDA-BBR的ALP阳性面积和钙结节数量高于MBG、NG-MBG(P<0.05),与NG-MBG@P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MBG@PDA-BBR对NG与BBR均具有缓释作用,提示其具有理想成骨与抗菌双重性能。

引用本文: 熊伟, 袁灵梅, 王梁霞, 钱国文, 梁超轶, 潘斌, 郭灵, 魏文强, 邱勋祥, 邓文芳, 曾志奎. 黄连素-柚皮苷双重载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成骨性能评估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 37(12): 1505-1513. doi: 10.7507/1002-1892.202308054 复制

  • 上一篇

    保留跖腱膜表面筋膜组织的足底内侧薄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
  • 下一篇

    肌肉脱细胞基质制备双重交联可注射水凝胶用于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