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潇然 1,2 , 韩愚弟 1 , 周维 3 , 皇甫超济 3 , 张明 2 , 韩岩 1,2
  • 1.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北京 100039);
  • 2. 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039);
  • 3.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85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生物医学领域新兴抗菌水凝胶治疗感染创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感染创面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抗菌水凝胶的研究文献,对治疗感染创面的抗菌水凝胶进行分类和总结。 结果 抗菌水凝胶可以分为固有抗菌水凝胶、抗菌剂释放型水凝胶及环境响应型抗菌水凝胶3类,分别从抗菌材料、抗菌机制、抗菌能力、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劣势探讨。固有抗菌水凝胶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制备简单的特性,但抗菌能力相对较弱。抗菌剂释放型水凝胶引入了新的抗菌物质,如抗菌肽、金属离子、石墨烯材料等,为替代抗生素疗法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环境响应型抗菌水凝胶在抗菌材料基础上加入了光热效应、pH值、磁力等环境促进因素,协同增强了水凝胶的抗菌性能,提高了水凝胶的精准调控功能和仿生效果。 结论 多种材料的选择、多种抗菌剂的添加以及各种促进因素的作用,使复合抗菌水凝胶表现出多重特性。开发能够满足实际临床应用的抗菌水凝胶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拓展抗菌水凝胶的应用范围、构建载药系统水凝胶、研发智能化水凝胶,仍是未来需要探索研究的新领域。

引用本文: 祖潇然, 韩愚弟, 周维, 皇甫超济, 张明, 韩岩. 抗菌水凝胶治疗感染创面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2): 249-255.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03 复制

  • 上一篇

    Piezo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在骨关节系统中的作用
  • 下一篇

    成人巨大血管瘤伴卡梅综合征手术治疗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