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青岛 266073);
  •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山东青岛 2661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M2型小胶质细胞(M2 microglia,M2-MG)移植促进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的效果。方法  取15只新生2~3 d C57BL/6乳鼠大脑皮质,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原代细胞并进行Iba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MG后,以IL-4极化诱导培养48 h(实验组),通过精氨酸酶 1(Arginase 1,Arg-1)、Iba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是否极化为M2-MG;以正常培养MG作为对照组。另取5只新生1周C57BL/6乳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与M2-MG共培养5 d,观测轴突长度;以单纯DRG作为对照。取42只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SCI组(n=18)及SCI+M2-MG组(n=18)。手术暴露脊柱T10节段后,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SCI组及SCI+M2-MG组行SCI造模后,SCI+M2-MG组同时注射M2-MG。术后观测各组小鼠存活情况,并于术后当天(0)、3、7、14、21、28 d采用BMS(Basso Mouse Scale)评分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28 d行足迹实验评价小鼠步态。术后取SCI组及SCI+M2-MG组脊髓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其中7、14、28 d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染色观测SCI损伤区域面积,28 d 神经元核抗原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7、14 d GFAP/C3双重荧光染色观察表示A1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细胞为MG且纯度可达90%,经IL-4诱导培养后Arg-1免疫荧光染色示极化为M2表型。M2-MG与DRGs体外共培养5 d后可促进轴突生长(P<0.05)。动物实验示,术后各组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SCI组及SCI+M2-MG组小鼠术后后肢运动功能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其中21、28 d SCI+M2-MG组BMS评分较SCI组更高(P<0.05),28 d时拖曳步态明显减轻,但尚未达假手术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示,与SCI组相比,SCI+M2-MG 组在7、14、28 d损伤区域面积均缩小,28 d时存活神经元数量增加,7、14 d时A1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2-MG移植可促进小鼠SCI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改善小鼠后肢运动功能,分析这种神经保护作用与A1星形胶质细胞极化被抑制有关。

引用本文: 张静, 张潇月, 江琪, 曲迪, 胡羽生, 戚超, 付海涛. M2型小胶质细胞移植促进小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2): 198-205.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93 复制

  • 上一篇

    携川芎嗪导电水凝胶促进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实验研究
  • 下一篇

    可吸收支架负载外泌体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