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安徽亳州 233599);
  •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 215006);
  •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5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采用华通胶(Wharton’s jelly,WJ)联合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制备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用于血管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产妇自愿捐赠新鲜脐带,分离WJ并行胰蛋白酶脱细胞处理,然后与PCL混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同法制备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作为对照。采用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静态接触角测试法检测亲水性,BCA蛋白检测试剂盒评估蛋白吸附性,称重法测定体外降解性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7 d,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细胞相容性;同时行兔皮下免疫反应评估(CD45和CD163免疫荧光染色)。取1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左侧颈动脉长1 cm缺损,分别使用PCL和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修复(n=5),术后1个月行多普勒超声和大体观测血管管腔直径和通畅率,生物力学性能观测极限拉伸应力及断裂拉伸率,组织学(HE及Masso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血管内皮细胞(CD31)] 评估血管结构。结果  实验成功制备管状PCL和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与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相比,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亲水性、蛋白吸附性、体外降解率、细胞相容性均更好,免疫反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体内实验显示,术后1个月,相较于PCL组,WJ/PCL组颈动脉更通畅、管腔直径更大;大体观察示修复段血管组织较少脓性组织;极限拉伸应力、断裂拉伸率均更高;无严重肉芽增生,可见更加均质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SMC、α-SMA和CD31表达均提升;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WJ制备的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可以用于修复兔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