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生物材料研究所(杭州 310018);
  • 2. 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苏州 21512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介绍丝蛋白生物材料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大尺寸周围神经损伤提供新思路。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丝蛋白生物材料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利用丝蛋白构建神经再生微环境促进周围神经修复的不同方案。 结果 以丝蛋白材料为基质已开发出多种具有仿生微结构的组织工程神经导管,不同微结构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不同。仿生多孔结构可为损伤部位的物质交换提供保障,同时阻碍瘢痕组织侵入;仿生取向结构可诱导再生神经定向生长,而多通道结构有利于促进轴突延长;神经导管内的填充物可主动调控细胞生长、迁移和分化。除了仿生结构设计,基于丝蛋白材料可实现神经营养因子和生物活性药物的加载控释,为神经再生提供生化信号。仿生结构和活性成分的加载能够从不同方面优化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提升修复效果,而综合多种优化方案实现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多维度调控是治疗大尺寸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策略。 结论 丝蛋白作为功能化的材料平台可实现仿生结构的多重设计和多种活性成分加载,为神经再生提供适宜微环境,促进神经组织功能恢复。结合多种神经再生的优化策略,拓展丝蛋白支架在神经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范围,实现大尺寸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引用本文: 吴俊峰, 孔祥东, 吕强. 丝蛋白生物材料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9): 1149-115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71 复制

  • 上一篇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