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骨科研究所(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股骨近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优缺点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筛选与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按照保髋重建与非保髋重建两大策略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结果 保髋重建中,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血管化自体骨移植是传统重建方式,但存在骨整合不良、骨吸收等并发症风险;灭活瘤段回植和牵张成骨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个性化假体和精准化手术成为发展趋势。非保髋重建主要包括同种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和全股骨置换,前者的关键在于提高同种异体骨存活率和骨整合效率,后者需兼顾髋、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结论 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3D打印技术与数字化设计的结合有望实现精准骨缺损修复。未来需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