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病因、适应证及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收治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2例,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53.8±13.5) 岁 。术前症状为胸背疼痛46例,声音嘶哑5例。急性23例,慢性29例;病变位于胸降主动脉51例,腹主动脉1例;假性动脉瘤直径(45.1±33.8) mm。所有患者均经主动脉增强CT确诊及随访。急诊手术3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单纯介入覆膜支架植入46例,颈部杂交介入覆膜支架植入5例,正中开胸常温杂交覆膜支架植入全弓置换1例。覆膜支架选择直径(34.2±3.3) mm,平均长度 (157.7±20.3) mm。于出院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主动脉增强CT。 结果 无手术死亡,手术成功率100%。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31 (12.6±7.9) 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术前有声音嘶哑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好转,其中1例术后早期声音嘶哑症状消失,但术后5个月时声音嘶哑重新出现,复查CT发现支架段主动脉较术前扩张,但无内漏。1例患者因突发大咯血来院急诊手术,恢复良好出院,但术后5个月因咯血性脓臭痰,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白塞氏病,经抗感染及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前即有反复发热史,术后6个月又出现反复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好转。术后当时造影显示少量Ⅰ型内漏4例,至术后3~6个月主动脉增强CT复查均消失。其余患者术中当时造影显示无内漏,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主动脉增强CT复查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无内漏,假性动脉瘤腔内均血栓形成,直径较前缩小。2例分别在术后1 d和术后6 d出现偏瘫症状,前者康复出院,后者生存但有偏瘫后遗症。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3个月在家突发脑梗塞死亡。 结论 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介入覆膜支架方法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随访;应该根据假性动脉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应尽可能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鉴别病因;术后需根据病因治疗并严密随访。
引用本文: 魏以桢,常谦,于存涛,蒙延海,王亮. 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早中期随访结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4): 402-405. doi: 10.7507/1007-4848.20130126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