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范永峰, 张大国, 向道康, 刘秀伦. 心脏异物取出二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1): 40-40. doi: 10.7507/1007-4848.20140012 复制
临床资料 病例1,男,16岁。心前区针刺伤致胸痛17 h。查体:体温37.4 ℃,脉搏103次/分,血压126/74 mm Hg,神志清楚,上腹部剑突下见一0.6 cm×0.6 cm皮肤裂口。心前区压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的杂音。胸部CT示:剑突下缘-心底水平有高密度影(图 1),与心脏分界不清,心包有少量积液。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少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于2012年7月急诊行胸骨正中开胸手术,术中见纵隔有血肿,心包腔内积血,约100 ml,右心室流出道处见多个针刺创面,经仔细寻找,探查见缝衣针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下缘,尾部露出约1 cm,钳夹缝衣针尾部,顺利取出一长约2.5 mm缝衣针(图 2)。术后1周恢复良好出院。

病例2,男,24岁。胸部外伤致胸痛6 h。查体:体温36.7 ℃,脉搏82次/分,血压126/72 mm Hg,神志清楚,急性面容,剑突左侧见一直径约6 mm的皮肤裂口,无活动性出血,心前区压痛。胸部CT示:剑突下缘-心底水平有高密度影,与心脏分界不清,少量心包积液。于2013年5月急诊手术,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胸,心包腔内积血,约300 ml,右心室膈面见5 mm裂口,无活动性出血,反复仔细寻找,心包腔内未找到异物,心脏表面未触及硬物感。术中行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异物仍在原位,因此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后切开右心房,通过三尖瓣口在右心室心内膜下取出一圆形、锐利金属片,直径约5 mm。心脏破口采用3-0 Prolene线“井”型双侧带垫片褥式缝合,心脏自动复跳,顺利撤离体外循环机。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讨论 心脏异物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为火器伤、爆炸伤所致,异物通过胸壁直接进入心脏,停留于心壁或进入心腔内,或异物在其它部位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内[1]。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也可表现为左侧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心律不齐、心脏杂音等。常见合并症有栓塞、心脏损伤、心律紊乱、传导束损伤、感染、心包积液和室壁瘤等。异物可随心脏跳动进入循环,引起循环系统损伤。通过胸部X线片、CT及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一旦确诊需尽早手术,防止心脏压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
在手术中是否需建立体外循环,主要依据异物停留的部位,本组例1为针刺伤,针尾部约1 mm在心脏外,予直接拔出;而例2的异物靠近心内膜下,因此在体外循环下取出。在手术前需常规备血、术中C臂或X片机、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其中术中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异物的定位更加准确[3]。如急诊无体外循环条件,可在解除心脏压塞、控制出血后择期在体外循环下取异物[4]。
临床资料 病例1,男,16岁。心前区针刺伤致胸痛17 h。查体:体温37.4 ℃,脉搏103次/分,血压126/74 mm Hg,神志清楚,上腹部剑突下见一0.6 cm×0.6 cm皮肤裂口。心前区压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的杂音。胸部CT示:剑突下缘-心底水平有高密度影(图 1),与心脏分界不清,心包有少量积液。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少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于2012年7月急诊行胸骨正中开胸手术,术中见纵隔有血肿,心包腔内积血,约100 ml,右心室流出道处见多个针刺创面,经仔细寻找,探查见缝衣针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下缘,尾部露出约1 cm,钳夹缝衣针尾部,顺利取出一长约2.5 mm缝衣针(图 2)。术后1周恢复良好出院。

病例2,男,24岁。胸部外伤致胸痛6 h。查体:体温36.7 ℃,脉搏82次/分,血压126/72 mm Hg,神志清楚,急性面容,剑突左侧见一直径约6 mm的皮肤裂口,无活动性出血,心前区压痛。胸部CT示:剑突下缘-心底水平有高密度影,与心脏分界不清,少量心包积液。于2013年5月急诊手术,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胸,心包腔内积血,约300 ml,右心室膈面见5 mm裂口,无活动性出血,反复仔细寻找,心包腔内未找到异物,心脏表面未触及硬物感。术中行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异物仍在原位,因此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后切开右心房,通过三尖瓣口在右心室心内膜下取出一圆形、锐利金属片,直径约5 mm。心脏破口采用3-0 Prolene线“井”型双侧带垫片褥式缝合,心脏自动复跳,顺利撤离体外循环机。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讨论 心脏异物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为火器伤、爆炸伤所致,异物通过胸壁直接进入心脏,停留于心壁或进入心腔内,或异物在其它部位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内[1]。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也可表现为左侧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心律不齐、心脏杂音等。常见合并症有栓塞、心脏损伤、心律紊乱、传导束损伤、感染、心包积液和室壁瘤等。异物可随心脏跳动进入循环,引起循环系统损伤。通过胸部X线片、CT及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一旦确诊需尽早手术,防止心脏压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
在手术中是否需建立体外循环,主要依据异物停留的部位,本组例1为针刺伤,针尾部约1 mm在心脏外,予直接拔出;而例2的异物靠近心内膜下,因此在体外循环下取出。在手术前需常规备血、术中C臂或X片机、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其中术中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异物的定位更加准确[3]。如急诊无体外循环条件,可在解除心脏压塞、控制出血后择期在体外循环下取异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