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胸心外科,湖北宜昌 4430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血浆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行体外循环手术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将75例患者分为两组,ALI/ARDS组:28例,男20例、女8例,(53.6±8.2)岁;对照组:47例,男32例、女15例,(56.9±11.8)岁,术后未发生ALI/ARD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血浆中PAF、IL-8及IFN-γ不同时间段的浓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LI/ARDS组患者血浆IL-8、IFN-γ于术后48 h达高峰,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AF于术后96 h达高峰,以后有降低趋势。术后ALI/ARDS组患者血浆PAF[术后96 h:(16 029.5±4 203.7)mU/ml vs.(4 520.1±312.2)mU/ml,P<0.05]、IL-8[术后48 h:(48 580.5±8 095.8)pg/ml vs.(5 990.5±1 179.0)pg/ml,P<0.05]、IFN-γ[术后48 h:(258.5±76.1)pg/ml vs.(26.1±11.5)pg/ml,P<0.05]于术后48 h、96 h、144 h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后血浆PAF、IL-8和IFN-γ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与体外循环手术后ALI/ARDS的发生有关。

引用本文: 夏道奎, 刘云, 胡旭. 体外循环手术后血浆PAF、IL-8、IFN-γ的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2): 212-215. doi: 10.7507/1007-4848.20140062 复制

  • 上一篇

    早中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离断背阔肌止点扩大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术的临床效果
  • 下一篇

    早中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离断背阔肌止点扩大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术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