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心脏监护室(上海 20110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16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16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手术年龄为2个月至13岁,平均(23.25±0.63)个月,体重5~30(19.77±0.75)kg。全组均行冠状动脉移植术,并综合管理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尿量、血乳酸、中心静脉压等。 结果 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9例,其中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1例;全组共1例因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死亡,死亡率为6.25%;体外循环时间为85~260(135.61±35.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0~97(57.32±16.02)min,机械通气时间34~187(106.34±41.62)h;住CICU时间2~21(8.13±5.02)d,住院时间12~51(22.14±5.00)d,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缩短分数较术前提高(P<0.05)。 结论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系统性处理,术前心功能维护,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新技术应用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引用本文: 沈华, 贾兵, 陈张根, 叶明, 陶麒麟, 闫宪刚, 宓亚平, 诸冰雪.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处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2): 128-131. doi: 10.7507/1007-4848.20150036 复制

  • 上一篇

    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动脉调转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及主动脉瓣功能随访
  • 下一篇

    肝包虫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