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 1,2 # , 王杨 2 # , 刘晓红 2 , 张锡武 2 , 龚德军 2 , 唐昊 2 , 徐志云 2
  •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心血管外科中心(广州 510010);
  •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胸心外科(上海 20043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生物瓣置换术后晚期血栓(LBVT)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方法 长海医院200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共580例患者行生物瓣置换术,仅1例(0.2%)出现LBVT。患者,男,67岁,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年,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再次行瓣膜置换术。回顾性分析该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LBVT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该患者无致血栓高危因素,术中发现生物瓣窦内大量血栓,病理检查发现瓣叶纤维断裂。文献回顾共纳入20篇文献共47例患者,LBVT发病率为0.2%~1.0%,其中至少18例合并致血栓高危因素,此18例中有15例早期抗凝后未延长抗凝治疗;至少10例未合并任何高危因素而出现LBVT。44例患者使用猪瓣置换,仅1例使用牛心包瓣,余2例不明。 结论 LBVT是生物瓣置换术后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原因与患者和生物瓣本身均有关。牛心包瓣在预防血栓方面优于猪瓣。对无致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抗凝3个月,然后终生抗血小板治疗;而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则应延长抗凝。

引用本文: 张本, 王杨, 刘晓红, 张锡武, 龚德军, 唐昊, 徐志云. 生物瓣置换术后晚期血栓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4): 292-297. doi: 10.7507/1007-4848.20150081 复制

  • 上一篇

    左西孟旦对严重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脏手术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下一篇

    人工腱索结合瓣环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