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胸心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的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医疗组将患者分成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每组80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2 d和术后第7 d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水平的差异。 结果 术后第2 d,两组患者均有部分患者出现ALB、PA、ALT和TB异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较术后第2 d均有所改善,但EN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TPN组(P<0.05)。 结论 与全胃肠外营养相比较,肠内营养更利于食管癌术后肝脏的蛋白合成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引用本文: 刘高华, 王小勇, 詹福生, 唐小军. 食管癌术后不同营养方式对肝功能的影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5): 459-462. doi: 10.7507/1007-4848.20150120 复制

  • 上一篇

    局部麻醉复合监护麻醉可弯胸腔内窥镜下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23例
  • 下一篇

    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机械通气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