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俊 1,2 , 杨堃 3 , 钱永军 2 , 肖锡俊 2
  • 1.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昆明 650032);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 3.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昆明 65003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不同心律、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左心房几何形态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施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15例,其中男52例、女163例,年龄(40.58±10.54)岁,所用瓣膜均为St.Jude Medical机械瓣膜。按照术前二尖瓣病变类型及心律情况进行分组: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组54例,其中男13例、女41例,年龄(39.31±9.46)岁;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组56例,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41.12±10.72)岁;二尖瓣反流伴窦性心律组52例,其中男12例、女40例,年龄(39.71±10.09)岁;二尖瓣反流伴心房颤动组53例,其中男13例、女40例,年龄(40.19±11.87)岁。所有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2年均行左心房几何构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左心房重构及重构的逆转情况。 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6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出院。二尖瓣狭窄患者LAVi小于二尖瓣反流患者(P<0.05),伴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其LAVi 则低于伴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P<0.05);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2年,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二尖瓣狭窄患者(P<0.05),窦性心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心房颤动患者(P<0.05)。 结论 年龄、心房颤动、术前左心房容积、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是影响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

引用本文: 蒙俊, 杨堃, 钱永军, 肖锡俊.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房重构逆转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6): 531-535. doi: 10.7507/1007-4848.20150136 复制

  • 上一篇

    牛心包主动脉瓣叶置换术在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中的应用
  • 下一篇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