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 2.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新生儿科;
  • 3.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外科(广州 51008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矫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CHD术后发生乳糜胸7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5例,年龄8 d至14岁,体重(8.1±6.7)kg。 结果 CHD手术共实施12 607例,乳糜胸发生率为0.6%。共治愈75例(94.9%),71例(89.9%)经保守治愈,4例(5.1%)内科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包括3例胸导管结扎,1例淋巴管消融烧灼。4例(5.1%)治疗失败,其中1例放弃出院(1.3%);3例(3.8%)分别死于大动脉转位行心房调转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心搏骤停、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吻合口严重狭窄。住院时间10~108(39.3±19.4)d。随访6个月至8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 提高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治疗技术是预防乳糜胸的关键。治疗上应首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建议尽早手术。

引用本文: 郭予雄, 何少茹, 钟敏泉, 粱穗新, 孙跃玉, 陈寄梅, 庄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8): 734-738. doi: 10.7507/1007-4848.20150184 复制

  • 上一篇

    内脏异位综合征心血管畸形的解剖特征和Fontan手术的疗效观察
  • 下一篇

    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两种营养治疗方案的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