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胸外科(衡水 053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中分别应用管状胃和改良管状胃代食管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变情况,探讨改良管状胃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221例患者分为改良管状胃组和管状胃组。改良管状胃组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47~73(63.50±6.75)岁,其中食管胸中段癌62例,食管胸下段癌46例;管状胃组113例,男69例、女44例,年龄49~76(63.38±7.21)岁,其中食管胸中段癌68例,食管胸下段癌45例。观察记录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3 d、术后1周、术后4周记录患者的肺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术后死亡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改良管状胃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病例。改良管状胃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管状胃组[(150.65±11.88)minvs.(174.58±11.99)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周及术后第4周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管状胃较管状胃不增加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损害,可缩短手术时间,临床制作简易,应用安全,是基层医院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疗效更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引用本文: 卢温民, 郭占领, 李书清, 张萌, 王珏, 靳义. 改良管状胃和管状胃代食管对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9): 855-858. doi: 10.7507/1007-4848.20150213 复制

  • 上一篇

    心内直视手术同期行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比较
  • 下一篇

    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