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胸心血管外科(昆明 65010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52例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6例,年龄16~34(23.2±4.3)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电视胸腔镜(VATS)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处理20例;Ⅱ组,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21例;Ⅲ组,VATS部分胸膜切除术1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术不论术后持续肺漏气时间[(2.61±1.89)d vs.(4.90±3.20)d vs.(5.36±2.57)d,P=0.012)、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67±2.13)d vs.(6.00±3.73)d vs.(7.03±2.58)d,P=0.003)、术后住院时间[(4.95±2.16) d vs.(7.35±3.03)d vs.(8.61±2.67)d,P=0.002)和复发率(0.0% vs.23.1% vs.12.5%,P=0.021)均明显短于其他两种手术方案。而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患者和部分胸膜切除术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VATS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处理和VATS部分胸膜切除术。

引用本文: 马建强, 李旭, 杨绍军, 杨立民, 王曦, 凌锋, 赵之婧. 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9): 859-861. doi: 10.7507/1007-4848.20150214 复制

  • 上一篇

    改良管状胃和管状胃代食管对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 下一篇

    漏斗胸术前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