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ICU, 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评估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心脏外科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11±12.62)岁。按照出院时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18例)和死亡组(4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体外循环术后因肾脏功能不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 结果 单一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血糖、血乳酸峰值、术后1 h总胆红素、血小板值、术后1 d内低血压、术后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少尿到血虑的间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术后1 d出现低血压、术后血小板值、少尿到血虑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术中管理,减少出血和输血,控制血糖,积极处理低血压、肺部感染、MODS等并发症,及早启动肾脏替代治疗,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监测术后1 d的血压和血小板对于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本文: 曹舸, 余慧, 曾玲. 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 23(10): 960-964. doi: 10.7507/1007-4848.20160230 复制

  • 上一篇

    HTK液与含血心脏停搏液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心肌保护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 下一篇

    GK双叶机械瓣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机械功能评价的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