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逊亮 1,2 , 周勇安 1 , 赵宁 2 , 王栋 2 , 沈毅 2 , 魏煜程 2
  •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胸外科(西安 710038);
  •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单孔及多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进而评价单孔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同一诊疗组就诊的32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单孔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54~62(59.3±10.3)岁;多孔组(两孔、三孔)256例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获得与单孔组相同的例数,即多孔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50~66(61.5±9.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胸。单孔组、多孔组在术中出血量[(136.3±22.7)ml vs.(142.2±20.3)ml]、术中中转率(4.4% vs.7.4%)、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9.9±3.5 vs.20.0±3.0)、站数(7.9±2.3 vs.8.3±2.1)、术后胸腔引流量[(761.4±182.3)ml vs.(736.9±176.4)ml]、胸腔引流时间[(5.2±1.5)d vs.(5.8±1.8)d]、术后住院时间[(5.5±2.0)d vs.(5.0±2.5)d]及并发症(2.9% vs.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38.2±20.3)min vs.(126.4±22.4)min]、患者满意评分[8.8±1.4 vs.7.3±2.3]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变化(P=0.03)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孔法胸腔镜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并不劣于多孔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引用本文: 尹逊亮, 周勇安, 赵宁, 王栋, 沈毅, 魏煜程. 单孔及多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 23(11): 1044-1049. doi: 10.7507/1007-4848.20160246 复制

  • 上一篇

    体重指数对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 下一篇

    依托咪酯用于麻醉维持对肺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