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麻醉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慢性术后疼痛(CPS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 2017 年 7~9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择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 248 例,其中男 104 例、女 144 例,年龄 20~74 岁。使用数字等级评分(NRS)评估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使用改良简明疼痛量表评估术后 30 d 疼痛及术后 3 个月、6 个月 CPSP 情况。 结果  术后 6 个月 CPSP 发生率为 45.2%(112/248),其中 24.1%(27/112)为中-重度疼痛(NRS≥4 分)。术后 3 个月 CPSP 发生率为 60.9%(151/248),其中 25.8%(39/151)为中-重度疼痛。术后 30 d、3 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以及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为术后 6 个月 CPSP 危险因素。 结论  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 6 个月 CPSP 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以及术后 30 d、3 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

引用本文: 张玉涵, 张孟秋, 余海. 心脏手术慢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 25(8): 711-714. doi: 10.7507/1007-4848.201804005 复制

  • 上一篇

    老年患者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人工瓣膜-患者的不匹配发生率及术后早期结果的研究
  • 下一篇

    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