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小儿心脏外科(北京 100037);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 Ebstein 畸形的再次手术策略及中远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 2002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因三尖瓣反流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 23 例 Ebstein 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手术共 421 例),其中男 9 例(39.1%)、女 14 例(60.9%),中位年龄 28.0(19.0,45.0)岁。结果 8 例(34.8%)患者行瓣膜再修复,15 例(65.2%)行瓣膜置换。入组患者中,2012 年之前的瓣膜修复率 16.7%,2012 年采用 Cone 重建技术后,瓣膜修复率 54.5%(P=0.089)。瓣膜修复组中,采用 Danielson 或 Carpentier 技术成形 3 例(37.5%),Cone 重建 5 例(62.5%)。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 3 例(37.5%)。中位随访时间 6.9(3.0~15.1)年,无不良事件。瓣膜置换组中,7 例(46.7%)行机械瓣置换,8 例(53.3%)行生物瓣置换。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 3 例(20.0%)。中位随访时间 6.5(2.5~15.3)年,死亡 1 例(6.3%),远期并发症 4 例(26.7%)。结论 Ebstein 畸形再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二次手术近、远期生存状况良好,再手术率低。Cone 重建技术增加了瓣膜二次修复成功的可能性,降低了瓣膜置换的几率。三尖瓣置换术仍是可选的替代方法,生物瓣较机械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引用本文: 于冰, 杨克明, 吕小东, 李守军, 代岱, 安康. Ebstein畸形的再次手术策略及中远期结果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1): 48-53. doi: 10.7507/1007-4848.202004099 复制

  • 上一篇

    ATP 柠檬酸裂解酶对结肠癌细胞脂质代谢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作用
  • 下一篇

    ATP 柠檬酸裂解酶对结肠癌细胞脂质代谢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