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 1 , 陶凉 1 , 周宏 1 , 龙艳丽 1 , 程冠 2
  • 1.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武汉 430081);
  • 2.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 超声科(武汉 43002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计算流体力学在主动脉根部重建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评价中的应用思路。方法 纳入我院 1 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男,58 岁。以增强 CT 的影像学资料为原始数据,利用专业软件对该患者手术前后及理想状态下的主动脉进行三维模型重建以及流体力学仿真。结果 三维重建模型可直观呈现出瓣膜钙化分布、升主动脉扩张等术前解剖学异常;术后及理想状态下模型可见重塑的窦管交界与窦部结构。手术前后的管径分布图从统计学角度评估对于升主动脉扩张的改善情况。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可见术前管腔内高流速、高压强及高剪应力区域与升主动脉扩张区域一致,同时可见弓部与降主动脉夹角处局限性血流加速;理想状态下降主动脉处血流流线较手术前后稳定平整,升主动脉内无明显异常高压及高剪应力区域。手术体外循环时间 106 min,其中主动脉阻断时间 60 min。术后当天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膜开闭良好,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 1.7 m/s。患者术后总住院时间 12 d,其中住 ICU 时间 2 d,呼吸机使用时间 11.6 h。1 年后随访患者未诉明显不适。结论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可在主动脉根部重建术前对于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评估,预设手术方案;术后可再次进行重建仿真评估手术效果,同时尝试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虚拟改良,积累诊疗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引用本文: 李艺, 陶凉, 周宏, 龙艳丽, 程冠. 计算流体力学在主动脉根部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12): 1482-1487. doi: 10.7507/1007-4848.202008040 复制

  • 上一篇

    “肺表面段间比例标志”用于肺段切除术段间平面识别的初步验证研究
  • 下一篇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