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莎 1 , 李东泽 1,2 , 郑艾宜 1 , 李哲 1 , 唐郭 1 , 姚蓉 1,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急诊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灾难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究基于体征等指标建立的评分系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及湖北省45家医院2020年1月—5月1 605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症组[1150例,男508例,平均年龄(51.32±16.26)岁]和重症组[455例,男248例,平均年龄(57.63±16.16)岁]。结果 重症组患者年龄、男性占比、就诊时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大于或高于轻症组(P<0.05),外周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评分)低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频率、SpO2、GCS评分为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评分系统预测重症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2,高于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评分)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 评分)(分别为0.629和0.631,P均<0.001);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6,高于qSOFA及MEWS评分(分别为0.710和0.706,P均<0.001)。结论 年龄、呼吸频率、SpO2、GCS评分为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4项指标构建的预后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患者发生重症或早期死亡的风险。

引用本文: 杨莎, 李东泽, 郑艾宜, 李哲, 唐郭, 姚蓉. 简易体征评分系统对新冠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价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3, 30(2): 167-172.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02 复制

  • 上一篇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在预测化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 下一篇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在预测化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