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郑州 45006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对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的一种新分型,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影像资料,运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技术观察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B1+2)的分支规律并对其进行分型。分析其中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支气管分支类型对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精准、安全实施的指导意义。结果 纳入患者240例,其中男131例、女109例,中位年龄51.0(19.0~77.0)岁。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可以根据外亚段支气管(B1+2c)的开口位置不同分为4种主要类型:Ⅰ型10%(24例),Ⅱ型54%(130例),Ⅲ型17%(40例),Ⅳ型18%(43例)和其他变异1%(3例)。32例患者顺利行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Ⅰ型与Ⅱ型患者共23例,全部采用尖后段联合切除术式;Ⅲ型与Ⅳ型患者9例,其中3例采用尖后段联合切除术,4例采用LS1+2c切除术,2例采用LS1+2(a+b)切除术。结论 本分型系统、简洁地阐明了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分支特点。不同分支类型对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引用本文: 刘坚, 魏立, 祝李, 胡帅, 夏天, 魏文学. 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1): 92-98.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17 复制

  • 上一篇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老年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伴囊内出血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