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宁 272013);
  • 2.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脏重症医学科(山东济宁 272029);
  • 3.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山东济宁 272029);
  • 4.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脏外科(山东济宁 272029);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BAPN)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建立SD大鼠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模型的最佳给药组合及其并发症。 方法 选取3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使用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7组,即A组(0.25% BAPN组)、B组(0.40% BAPN组)、C组(0.80% BAPN组)、D组[1 g/(kg·d)BAPN组]、E组[1 g/(kg·d)BAPN+1 μg/(kg·min)生理盐水组]、F组[1 g/(kg·d)BAPN+1 μg/(kg·min)Ang-Ⅱ组]、G组(对照组),每组6只。干预周期为4周(E、F组为4周+5 d),实验过程中如有大鼠死亡则立即解剖,干预结束后,存活大鼠通过给予戊巴比妥钠处死,分离、留取全程主动脉。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从病理形态学特征上观察主动脉变化。 结果 BAPN干预4周后各干预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微渗泵5 d后,E组大鼠生存率高于F组(P=0.008),AD发生率低于F组(P=0.001);BAPN可影响大鼠的饮食量和饮水量;BAPN干预4周后G组大鼠体重大于各干预组(P<0.05);BAPN联合Ang-Ⅱ可使大鼠主动脉中膜增厚、弹性纤维断裂、排列紊乱,伴炎症细胞浸润,符合AD病理形态学改变;BAPN还可对精神状态和胃肠道造成影响。 结论 通过1g/(kg·d)BAPN联合1 μg/(kg·min)Ang-Ⅱ的给药组合可稳定地建立大鼠AD模型,这将对深入研究AD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一种稳定的载体,但该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如何平衡AD模型建立过程中BAPN对其他组织器官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本文: 张毅, 刘新梅, 周广起, 乔衍礼, 胡海洋, 刘宏生. β-氨基丙腈联合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建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1): 127-134.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68 复制

  • 上一篇

    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疗效
  • 下一篇

    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