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琼 1 , 冯堃 2 , 龙囿霖 1,2 , 林逸飞 1,3 , 向瑾 4 , 黄进 1,2 , 杜亮 1,2,5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医疗器械监管研究与评价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精准医学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 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临床试验中心(成都 610041);
  • 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期刊社(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审批和临床应用,需基于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明其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2016年IDEAL(Idea,Development,Exploration,Assess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协作网在IDEAL框架与推荐的基础上扩展形成了适用于创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评价的IDEAL-D方法学框架,其包括临床前开发阶段、设计阶段、探索阶段、评价阶段和长期随访阶段共5个阶段。本文旨在基于IDEAL框架与推荐(2019年版),对IDEAL-D框架各阶段评价的目的、内容、设计等进行解读,为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学指导。

引用本文: 郭琼, 冯堃, 龙囿霖, 林逸飞, 向瑾, 黄进, 杜亮. 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方法学框架解读.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2, 29(7): 828-833. doi: 10.7507/1007-4848.202205018 复制

  • 上一篇

    2022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胸外科协会《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 下一篇

    外科创新技术/器械临床研究方法学—IDEAL 框架与推荐系列文章之三:IDEAL 案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