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斯琪 1,2 , 干昌平 1,2 , 郭应强 1,2 , 秦超毅 1,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研究室 (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代谢特征,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对MI的治疗方向进行新探索。 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HPLC-QqQ/MS)对10只MI小鼠和5只假手术对照组小鼠的血清代谢物进行分析,并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etaboAnalyst5.0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分析,构建代谢网络。 结果  UHPLC-QqQ/MS检测到129种代谢物。MI小鼠与假手术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血清代谢物差异。血清中129种代谢物中的50种与心肌缺血相关。此外,MI最重要的代谢途径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 结论  在MI中丝氨酸相关代谢途径中的代谢物在血清中含量降低,对MI时心肌保护提出新的治疗方向。

引用本文: 寻斯琪, 干昌平, 郭应强, 秦超毅. 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特征:基于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3, 30(11): 1609-1617. doi: 10.7507/1007-4848.202302079 复制

  • 上一篇

    心耳夹和切割闭合器在胸腔镜心房颤动治疗中对左心耳处理的疗效比较
  • 下一篇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与肺癌的因果关系